第03版:三农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王辉:驻村书记的浓浓乡情


□本报记者 孙银鸽

最美人间四月天。记者沿新修的农村公路来到浉河区谭家河乡凌岗村,发现这里茶山滴翠、山花烂漫;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水清景美。“你看,俺们村现在多漂亮,风景不比旅游景点的差。”信步村中,记者偶遇了正在广场上锻炼的村民们,他们言语中尽是自豪与赞美。

凌岗村的变化,得益于该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王辉的倾心帮扶。

位于南湾湖上游的凌岗村是浉河区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茶叶、板栗、食用菌等种植业是村里的支柱产业,但因地处深山区,“看天吃饭”、贫困人口基数大限制了生产发展,经济效益和劳动产出率较低。

驻村扶贫工作,关键在产业。“凌岗村有自然资源,但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如何能变害为利,实现可持续脱贫?”说起自己的“新官上任三把火”,王辉笑着告诉记者,在经过进村走访、认真调研之后,他向自己所在的南湾水库管理局写了申请,希望把产业扶贫作为突破口,把南湾鱼的养殖引进村里,真正实现“授之以渔”。

不久,王辉就在凌岗村黄石岩组荒废的冲田上建起了南湾鱼种养殖基地,带动48户贫困户脱贫。“我们手把手地教他们鱼种投放、养殖技术,待鱼苗长大后按照市场价回收,解决销售的后顾之忧。”王辉说。

如今,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带动下,诸如大别山佳茗茶、信南茶、金麦子等公司先后与48多户村民签订脱贫协议,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分红,该村村集体收入大为增加,村民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工作之余,最让王辉放心不下的还是家庭特别困难的贫困户符思均一家。

“孩子扒着门口张望,怯怯的眼神、清秀的小脸让人心疼,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天天胡言乱语,很难想象,两个幼小的心灵每天要承受着怎样的压力……”王辉的扶贫手记上,记录着对符思均一家满满的痛心与怜惜。

家住程湾组的符思均患有肾病,双眼近视高达1800度,爱人普菊花是位精神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山区路不好走,摩托车颠簸厉害,他就用绳子把孩子一前一后地绑在身上送到学校。一早出门打零工,他就煮好一锅饭菜,委托邻居照顾妻子吃饭。”符思均的不偷懒、不放弃感动着王辉,也坚定了他帮扶脱贫的决心。

在王辉的帮助下,符思均一家吃上了低保,两个孩子都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爱人也经常被精神医院接去免费治疗,有了残疾人补贴。如今,符思均正式成为村里公益岗位的一员,家里的危房改造已经完成,一家人住上了宽敞命令的新房子。“看着他脸上久违的笑容,自豪的谈论着孩子的学习成绩,我的心中宽慰许多。”王辉动情地说。

由于长期驻村,王辉回家的时间很少。回忆起在凌岗村一年多的日日夜夜,王辉质朴的话语让人感动:“只想用心、踏实地为村民做点实事。虽然很苦、很累,但很甜、很充实。”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