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刘义宏


近读宋人秦观《纳凉》“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不禁使我联想起五十年前青少年时,村里的人们三伏天纳凉去的一个特别的地方。这地方不仅让今人难以置信,即便当年也让十里八乡的外村人感到惊诧。

老家的自然村地处东西走向的两条小丘陵的中间地带,当地人也称之为冲。整个村落紧挨北侧丘陵拾阶而上,呈渐高式布局。农舍虽东西不齐前后不等,但也丝毫不影响左邻右舍的生产和生活。村前还有一条宽不过三丈深不及一人的小溪,常年溪水潺潺,夏天荷叶蔽溪。就是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自然村落,夏天纳凉的特独去处,却让人不可思议更不敢效仿。为何?缘于其村后紧挨着农舍的一大片数十座坟茔。

在我们那一带农村,自然村亦叫塆。那时全塆近四十户二百余口人,除三家与村人有血脉之亲外,都同支共祖。据最年长的老人讲,当年祖上一支从湖北麻城讨荒到此,安营扎寨近百年,繁衍生息数代人。新中国成立前,百姓生活和生命质量极差,寿命也短,塆上死了人便葬在塆后这片相对平坦的地里。久而久之,几十座大小不一年数不等的坟茔便成了本族的公墓地。打我记事起,若谁家有人“老”了,一般就葬在自家的自留地里,这里好像就再也没添新的坟茔了,可谓真正意义上的老坟场。而这片老坟场就是当年湾上人消夏纳凉的好去处。至今也搞不明白,为啥在这个地方纳凉,而且是晚上,而且几乎是全湾的人。虽不能妄议和乱猜,但有一点是十分肯定的,人们不仅没有一丝丝的胆怯和恐惧,反倒像今天的人们到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地方一样。

可能与人们正常的想象大相径庭。这片坟场既不杂草丛生,也不芳草萋萋,而是生长着一种高不过十厘米且软硬度适中的青草,如同足球场上的绿茵般,至今也没搞清它属草科的哪一种。它无须人们打理,一岁一枯荣,高矮差不厘。

那个时候还是大集体年代,大型的生产牲畜由队里集中饲养和管理,家禽家畜虽自管自养,但不得任其到此地散放,可能是为了保持这片地的洁净。所以,人们也不用担心地上的卫生状况。即便有一些雨水流失,队里也会派工拾掇拾掇。这儿又地势高通风好,几乎不遭蚊虫之类的叮蛟。

就这样,每当夏季来临尤其是进入伏天以后,寂静一天的这片坟地,到了晚上就渐渐地热闹起来。一般情况,一个较大点的坟头一圈的半坡上,围拢着一两户人家,或铺席或垫单,或坐或半躺。大人们捞嗑,话题五花八门;孩子们嬉闹,满场地追逐撒欢。到夜里十点前后不太燥热了,妇女儿童和姑娘们都回到家中就寝,而男人们则一张席一个单,借用坟头当枕头,睡到晨光熹微便打铺垫回家准备出早工。

祖上的这片寝地,想当年不仅是其后人们夏天纳凉的好去处,有时也是队长安排次日活路的好机会,偶尔还是队上开展一些活动的好场所。记得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个伏天的晚上,根据最“上面”的要求,学习天津小靳庄的农民搞农民赛诗会活动,队长动员半天没人张口,只好点将几个“半瓶醋”的返乡中学毕业生胡诌几句草草收场。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如今的村落,残垣断壁有些破败,那是多数人家的新居盖在了乡村公路的两侧。如今的坟场,茅草过膝有些荒凉,那是人们纳凉有了电扇装了空调。尽管有时候也回味当年族人们的纳凉,有着先祖与后人相安共处的和谐,但我还是由衷地感叹:过去的,老的终究更老;未来的,新的必将更新!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