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工 交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发展不忘初心 致富不忘百姓


——记平桥区劳动模范郝世俊

郝世俊(左)在介绍合作社蔬菜基地情况

来到平桥区明港镇张湾村,走进大丰收农业专业合作社,你经常会在田间地头或合作社办公室看见一个40来岁,带着草帽,裤管上沾满泥土,衣着朴素,面容和蔼的人。他就是郝世俊,信阳市宜农实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明港镇张湾村大丰收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平桥区第四届人大代表、2017年平桥区劳动模范。

几年前的郝世俊可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的他西装革履,坐在都市高楼林立的办公室里,喝喝茶,审阅批复材料,工作舒适安逸。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青年时期的工作经历更增强了他对农村、农业的责任与担当。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大都市体面的工作,一心回到农村,立志一定要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闯出一条农业致富路。

2015年4月,郝世俊注册资金5000万元,在张湾村成立信阳市宜农实业有限公司和明港大丰收农业专业合作社。万事开头难。合作社创建之初,郝世俊和其他几位合伙人驱车上万公里,先后到山东寿光蔬菜集团、山东乐义蔬菜集团、河南圣宇集团,和潢川县、光山县的相关企业考察学习,积极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

三年来,在平桥区委、区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立足于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及生产优势,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成农业基地1.3万余平方米,含办公区、生活区、操作区、冷冻库和晾晒场,建成各类蔬菜温室100余亩,节能灌溉管网辐射蔬菜用地1500余亩,完全达到了节能、高效、绿色无公害农业的标准,成为当地强势的农业支柱产业,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辛勤的付出总会得到可喜的回报。几年来,大丰收农业专业合作社取得了一系列荣誉,先后获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授予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河南省农业厅授予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并被评为严乡强村育新示范点、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巧媳妇务工示范点、区级劳模扶贫示范点、区级多彩田园示范基地等。

发展不忘初心,致富不忘百姓。企业发展壮大了,郝世俊积极响应脱贫攻坚的号召,探索农村专业合作化扶贫模式,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引导农户科学种植,发挥资源优势,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企业入驻明港镇张湾村、史楼村以后,先后带动周边7个行政村157户贫困户共400多人脱贫致富,联结1060户农民创收,在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产业扶贫方面效果显著。

看到当地农民的土地撂荒闲置,郝世俊探索建立了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宜农公司流转耕地共2060亩,每年每亩支付给农户土地流转费600元。张湾村人均土地面积2.5亩,每户8亩至10亩,可领取土地流转费5000元左右。

为带动贫困户就近就业,宜农公司在郝世俊的带领下建设了100亩蔬菜大棚,1200亩带喷淋设施的供港蔬菜基地,加上粮食种植以及水产养殖、林场管理等,每月可给23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月工资600元至4000元,基本能满足和安排当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就业。

在蔬菜种植方面,合作社定期无偿为社员及周边农户提供农技服务,提高农户和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逐步带动周边农户和贫困户增收致富。对于有意愿种植蔬菜的农户和贫困户,合作社与其签订协议,免费提供种苗及种植技术,并负责收购和销售,免除农户的后顾之忧。

为使每一个贫困户真脱贫、不掉队,对于不在公司流转土地范围内的贫困户,由村委会、镇政府统计调查后,合作社根据农户的综合素质(身体状况、工作效率)统一安排就业。

郝世俊还热心公益事业。他发现张湾村小学大部分的学生家长都在外打工,孩子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家庭负担很重,就为他们送去了新鲜蔬菜,同时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拿出1.5万元,购置了1台电脑、120套校服、500册图书、2000份学习资料,送给张湾村小学的师生们,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张湾村贫困户叶守敏的丈夫,40岁就双眼失明,叶守敏不仅要照顾丈夫生活起居,还要抚养4个孩子长大成人。郝世俊了解这个情况以后,多次到叶守敏家中鼓励她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告诉她人穷志不能短,要自食其力,并把她家的土地全部流转过来,每年每亩支付600元的流转费;吸纳叶守敏进入合作社务工,每月定时领到工资,显著改善了她家的生活水平。

郝世俊说:“企业投身到扶贫事业中来,既是企业履行的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对自身的一种考验。”

展望未来,郝世俊和他的大丰收农业专业合作社,将继续坚持扎根农村,做强农业,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的引领下,把企业发展得更好,把扶贫事业做得更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力争成为当地的行业标杆,为全面提升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做贡献。(文字、图片由平桥区总工会提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