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公民与法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孙希房:扎根热土献青春


本报记者 段黎明 孙浩然

孙希房,男,1983年3月出生,本科文化,中共党员,2011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潢川县公安局踅孜派出所民警。

2014年7月,孙希房被组织分配到踅孜派出所。工作以来,他扎根基层,竭诚为民,始终把民意摆在工作的首位;以服务人民为宗旨,温暖着辖区群众的心;以打击违法犯罪为本职,时刻守护一方平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许。

忠诚履职 贴心服务

他从踏入潢川警营的那一刻起,始终牢记宗旨,执法为民,作为踅孜镇八里村警务室一名社区民警,他扎根社区,辛勤耕耘,以“专心、真心、热心”服务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他积极宣传、组织发动群众参与社区防范,以“人防、物防、技防”三防统一相结合的模式,积极开展平安守护工作。

2018年3月,该镇八里村村民周某因宅基地使用问题多次与邻居李某发生纠纷,经村干部多次调解,都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且两家矛盾愈演愈烈。下村走访的孙希房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找到村干部,了解引起该纠纷的详细情况。原来周某的宅基地是在20年前由当时的村干部口头划分而形成,邻居李某则以宅基地归属不明为由,经常占用周某的宅基地,加之,两家以前有过矛盾,导致双方积怨更深。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孙希房和村干部一道多次深入到周某、李某的家中,讲政策,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耐心劝解下,周某、李某两家终于能够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由村干部对两家宅基地进行重新丈量划分,两家积怨已久的矛盾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化解。对此,村民们对孙希房扎实的工作作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服务群众 为民排忧

在负责社区治安防范的同时,他还兼任踅孜派出所的户籍内勤,在踅孜镇的8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几乎每周都会留下他的足迹。他常说:“我的老家不在潢川,踅孜就是我的家,群众就是我的家人,家人有需要,我则义不容辞!”

2018年12月份的一天夜晚,大雪纷飞,户外是一片雪白的世界。此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蹒跚地来到派出所,想给自己的小孙子上户口。得知这一情况后,孙希房热情地将老人迎进办公室,并仔细地查看了户口申报手续,却发现有很多遗漏,于是耐心地向老太太讲解。苦于老太太岁数较大,且家中无人,无法记住这么多内容,他便将老太太护送回家中,并答应帮助老太太补充完善手续。第二天一大早,孙希房便来到老太太家中,经走访调查,一次性将老人遗漏的手续补充完整,并为老人的小孙子及时办理了入户手续。

不忘初心 甘于奉献

孙希房的老家在河南省武陟县,由于工作的原因,他远离家乡和妻儿,毅然坚守在潢川踅孜镇这块异地他乡的工作岗位上,而且一守就是6个春夏秋冬。

远在河南武陟县的老家,有他年迈而且身体有病的母亲,有其日夜相思的妻儿,上班至今,他已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不能回家陪伴家人,把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担全部托付给妻子。他以所为家,很少请假,经常对同事说,我周末回不去,你们都休息吧,我来值班。就这样,他成了派出所里没有假期和休息日的常驻民警。虽然,母亲和妻子理解他,也很支持他,但是他仍然心怀愧疚。2017年,他的父亲不幸病逝,他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也没能赶上送父亲最后一程,匆匆回家料理完父亲后事,然后又急匆匆回到派出所上班。

在常人看来,他不是一个好儿子,也不是一个好丈夫,但他却是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在他的心中,永远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时刻把群众的事放在第一位。

扎根基层热土,绽放无悔青春。入警以来的风雨兼程,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巡逻守护,他一直默默坚守。每当看见辖区群众平安幸福的笑容,他总会感到无比欣慰。他常说:“既然当初我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无怨无悔!”他,人在基层,群众就在他的心中。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