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新俊
“您看看,这是正宗的山茶油,都是手工压榨的,纯天然没有任何添加,常吃特别有益健康。”昨日,走进新县周河乡西河村村民张因全的店铺,记者看到他正在向游客介绍店里的商品。
张因全的店铺叫西河古村落主题邮局,是与新县邮政局合作开办的,以邮政文化创意产品为载体,销售当地的葛根粉、山茶油、白果、茶叶等山货。在家门口开着店铺,收入比打工还高,张因全的日子过得乐悠悠。
“以前可不是这样,下雨下雪出不了门,路边野草长得比人还高,村里年轻人都出去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死气沉沉。”张因全说,无奈之下,他于2006年去了广州打工。2014年村里搞开发后,每次回来都感到变化很大。仔细思量后,他和媳妇一起回来搞旅游经营。
张因全只是西河村众多受益于“乡村游”的村民之一。2014年,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助推农民增收致富,新县依托美丽乡村建设,聘请专业团队,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西河村古民居外观进行修缮,适度融入现代生活元素。改造后的西河村,古树古屋藏山间、小桥流水添画意,达到了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并于2016年4月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乡村复兴论坛大会,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越来越多游客慕名前来,越来越多的“南飞燕”回乡创业、就业,沉寂多年的西河村又变得热闹起来了。全村累计接待游客15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4000多万元,带动120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
看到家乡的变化,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张思恩、张一谋等人返乡参与家乡建设,组织村民成立了西河农耕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当地“乡村、乡野、农耕”等特色元素,实施到户增收扶贫项目,发展油茶、板栗等有机农业,带动村民一起增收致富。贫困户韩秀玲在合作社的帮助下,来到了餐厅帮厨,每个月基本工资1500元,外加绩效工资,每个月能领到2000多元的工资。
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村民纷纷利用自家小院,开办乡村农家乐、民俗旅馆。贫困户张胜利、刘玉梅夫妇开了一家“古村酒馆”,夫妻二人掌勺,旅游旺季还得请“钟点工”帮忙,一年纯收入十几万元。从2014年的贫困户到2016年秋季主动退出,他们成了西河村脱贫的典范。
徜徉秀美山水,领略历史文化,体验民俗风情,品味山野美食……西河,一颗“乡村游”的新星,正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冉冉升起、展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