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晓悦
元旦这天,光山县农副产品展销会上异常热闹。在南向店乡的展位前,记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豫之光”粉条品相很好,却只展不销。“家里的早就卖完了,这粉条人家买下了还没取走,今天临时拿过来做样品。”前来参展的长冲村村民方思德充满歉意地解释道。他说,家里还有2000多斤粉条订单,中午就得赶回去,趁着难得的大晴天,抓紧把剩余的红薯粉“漏”出来。
方思德今年56岁,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木匠。2004年,他拜牢山粉条制作老艺人为师,学得“真经”。“我们这儿的红薯出粉率高,用的是附近五岳水库的水,一定能打出好粉条。”老方坚信自己的判断。果然,粉条生产出来后,很受市场欢迎。
“打粉”很辛苦,为减轻劳动强度,老方买回了打粉设备。然而机器打出来的粉条,不够劲道,影响口感,老方又果断扔掉了打粉机。
老方的“打粉”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也曾出现过销路不畅的现象,这让他产生了改良粉条的想法。2010年,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老方经过反复大量的试验,终于成功了。改良后的粉条,炖熟后更加晶莹而软糥,口感更佳。“这几年,我根本用不着上街,粉条不出家门就卖完了。上个星期,我还往信阳市内一家单位发了600多斤的货呢。”老方自豪地说。
粉条是吃的东西,食品安全绝不能含糊。2016年,县食药监局来了两名工作人员,从老方家的粉条制作现场取样。过了一段时间,工作人员特意送来了食品安全检测报告,显示粉条的各项指标均达标。
“工钱一天130元,还管三顿饭。”1月2日上午,正在“漏粉”的余重文扭过头来对记者说。余重文是晏洼村人,每年冬天都来帮忙打粉条,一季下来能挣几千元工钱,为贫困的家庭增收不少。“红薯市场价一斤0.45元,老方按0.50元收购。”正在晾晒粉条的李勤大姐打趣地说,“这几年村里红薯种植面积明显扩大了,这粉条快变成‘金条’了!”
红薯浑身都是宝,红薯可做粉条,粉渣能喂猪,红薯藤又是养牛的好饲料。这两年,村里相继出现了养猪、养牛专业户,这让老方很欣慰。
“豫之光”是老方给自家粉条起的名字,既是河南光山的特色农产品,更有“光大粉条产业”的意思。因坚持纯手工制作,产量有限,老方希望能扩大生产规模,为更多的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贫困户种植红薯,发展红薯相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