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人才是第一资源、战略资源,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兴人才就是兴信阳。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吹响了广纳天下英才的号角,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宽阔的视野、更有力的举措,集聚更多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各方面优秀人才,积极投身到推动信阳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
不拒众流,方成江海。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放大“信阳英才计划”“663青年人才工程”“名校英才入信计划”等人才重点工程引才效应,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紧盯产业转型、攻坚需要,实施重点产业精准引人工程,以产引才、以产促才,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信息链深度融合。要坚持市场导向、需求导向,既重视引进单个的高端人才,也重视引进整体的高端团队;既重视招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成长性项目的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也重视引进具有现代企业家精神、能够引领产业发展、创造新增长点的企业家和团队,厚植信阳创新发展的人才优势。
人才的价值在于“用”而不是“秀”,宽广的事业舞台既是人才之需,也是发展之要。要依托高校、科研机构、产业集聚区等各类主体,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让人才有平台落地、智力有项目承接、成果有载体转化。要用活引进人才,强化效益意识和柔性引才理念,以用为本,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灵活使用“候鸟型”“飞鸽型”人才。要激活本地人才,加大教育、卫生等基层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思想障碍、制度藩篱和政策壁垒,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使用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战场大显身手。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良好的环境是聚才留才的首要保障,我们要像重视优化发展环境那样重视优化人才环境。持续优化团结凝聚人才的政治环境,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的有机统一。持续优化信任理解人才的社会环境,大力宣传和表彰人才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倡导“创业光荣、创新无价、创造可贵、创富有功”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护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持续优化关心关爱人才的服务环境,在人才公寓、社保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创业扶持等方面多下真功、实功,让各类人才真正有家的感觉、家的温暖。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当前,我市决胜全面小康、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繁重艰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视人才、更加渴望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我们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实施“信阳英才计划”为牵引,切实把各项人才政策落实好,把创新创业舞台搭建好,把拴心留人环境营造好,确保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激情充分涌流,汇集成加快建设“五个信阳”、建成“一市一区三枢纽”的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