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野 通讯员 吴凌云
如何让贫困人口从疾病困境中走岀,打通全面脱贫奔小康“最后一公里”?如何彻底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淮滨县人民医院把健康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举,不断探索和创新健康扶贫模式。
创新模式 落实各项扶贫举措
针对农村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出问题,2017年,淮滨县委县政府率先在全市创新开启了“1355”健康扶贫模式,保障健康扶贫有效推进。制定出台了《淮滨县医疗卫生脱贫专项实施方案》,明确了部门职责、经费投入等关键问题,确保健康扶贫落实到位,对防止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院通过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五个一”措施,做到健康扶贫五到村,实现健康教育、慢病签约、大病救治、医疗保险、政策宣传等五个方面全覆盖。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定期派出医疗队,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集中诊疗服务。并且为每户制作健康扶贫绿色通道就诊卡,持卡人到医院就诊,导医台工作人员会主动接待,全程陪护,并且持卡人可以享受免挂号、优先诊断、优先治疗、优先手术等“一免三优”服务,让村民享有VIP般的感受。
淮滨县固城乡王营村刘西组贫困户刘树彬就是对口帮扶受益者之一。不久前他因患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住进了该县人民医院。“以前每个月要去医院输血15次,自费部分有5000多元,现在有了医疗‘五道保障线’后,个人承担部分降到了200多元。”刘树彬对记者说。出院后,淮滨县人民医院派驻村第一书记杨柳还为刘树彬安排了家庭签约医生,定期上门做康复管理和检查治疗,既方便又省心。
精准施策 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为全面推动健康精准脱贫工作,该县人民医院印制了扶持政策宣传单和精准脱贫明白卡,发放到所有贫困户家中,确保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家喻户晓。通过干部结对帮扶,将扶贫政策通过政策读本、政策宣传单等形式宣传到贫困群众家中。
“感谢党和政府,要不是县医院给报销了这么多钱,我们哪里能看得起病。”固城乡王营村65岁的张秀明老人感激地说。
张秀明家是固城乡王营村的建卡贫困户,由于他双目失明,视力一级残疾,老伴儿过世,儿子入赘四川,女儿出嫁,现在独自一人生活,老人的生活虽能自理,但家里缺乏劳动力,一直靠政府救济生活。
生活中受到的各种帮扶让他一直心存感激,“县人民医院的杜云华院长是我的帮扶责任人。一次我在家病倒了,杜院长得知后,立即赶过来把我送到医院,并办理了住院手续。出院时,杜院长又帮我办理了医保报销,尽管住院花费了不少的治疗费,但基本上我没掏什么钱,这给我们家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杨柳告诉记者,为解决张秀明老人出行不便的问题,杜院长经过多方协调,帮助老人家里进行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改造,配备了盲杖、扶手等配套物件,在得知老人吃水不方便的情况后,杜院长还自费为老人安装了自来水。
为了给贫困群众就医提供更加便利的环境,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淮滨县人民医院持续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开通贫困患者绿色就医通道和开设医疗、医保及民政救助综合服务窗口,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农村贫困患者到县域内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住院治疗,不再缴纳住院押金,由医院先行垫付,患者出院时只缴纳自付费用,其余由医保支付。此举切实解决了患病困难群众后顾之忧,确保其能及时入院、安心治疗。
争取项目 保障困难群众稳定脱贫
为了解村情,淮滨县人民医院主要领导与王营村“两委”班子及驻村第一书记多次“昼访夜谈”,最终确定以“蕈丰食用菌种植”为村里的主导产业,各项养殖、种植为辅的产业扶贫模式,并与14户贫困户签订务工协议,为其稳定脱贫提供了保障。
“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我们积极争取项目,投入15万元修通了入村的公路,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安装16杆价值5万元的太阳能路灯,铺设2000米路基石,亮化村组道路;投入5万元帮扶王营村筑建党群阵地,这些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村容村貌,而且提振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杨柳对记者说。
杨柳谈到今后的健康扶贫工作时说:“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工作重点是让困难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下一步将在健康教育和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上下功夫,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防病意识,让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更好地为困难群众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