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凉亭、清澈见底的湖水、鳞次栉比的农家别墅、通村入户的水泥路……在仁和镇连岗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一处处美不胜收的景色。谁能想得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泥巴凳子泥巴墙,除了泥巴没家当”是昔日连岗村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的连岗村旧貌换新颜,正慢慢变成人们体验乡愁、纵情山水、乐享田园的“欢乐谷”。
改革开放40年来,连岗村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小连岗村,虽是弹丸陬隅,却是改革开放40年取得丰硕成果的缩影。
走进潢川县仁和镇连岗村易地移民安置小区,耳边响起的是搬迁贫困户们欢唱的赞歌。这是县委、县政府带动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实现“搬迁一人、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生动写照。
一个村庄见证着一个县域的发展之路,一个县域折射着一个国家的脱贫攻坚历程。近年来,潢川县脱贫攻坚不松劲,探索出了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并走上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呈现出“党建强、产业旺、乡村兴”的良好态势。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已实现40个贫困村整体脱贫,12745户53943名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
党建“链上”产业富乡亲
产业是脱贫之基。潢川县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多彩田园”工程为抓手,紧抓产业扶贫“牛鼻子”,做足产业扶贫大文章。
2016年以来,全县小龙虾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两年发展综合种植养殖面积14.8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12.4万亩,2740户贫困户养殖面积3.3万亩,亩均增收2500元,实现了“一水两用、一亩双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建立了种苗基地、院士工作站、国家工程技术分中心和5家龙头加工企业,完善了扶贫产业链,形成了“南有潜江、东有盱眙、北有潢川”的三足鼎立之势,小龙虾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
坚持产业带贫富农,依托鸭、猪、花、粉、菌、茶、鳖、虾八大优势产业,实施“多彩田园”工程,建成60个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放大“优势产业+基地+贫困户”等八种产业扶贫模式效应,以流转土地、就地务工、资本入股等形式,把贫困户整合到产业链上,增加贫困群众收入。鸭产业带贫3983户12745人,生猪产业带贫994户3906人,花木产业带贫8335户16255人,糯米粉产业带动脱贫4186户13394人,茶产业带贫512户1918人,小龙虾养殖产业带动2103户脱贫565户,让贫困群众发展有门路,增收有门道。企业成为扶贫带贫的“领头雁”和主力军,亮点多、覆盖广、成效足,产业扶贫挑起脱贫攻坚“大梁”。
“潢川是农业大县,产业脱贫是我们实现共同小康的必由之路。我们有许多农民分布在各个产业链条上,其中有不少是党员。如何发挥好农民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潢川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孔辉介绍说,“我们从去年8月份开始,依托我县的农业产业优势,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找准了抓党建促脱贫的着力点,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组织力量。”
该县来龙乡兴豫农机合作社的农民党员刘永亮深有感触地说:“以往我们外出作业,大伙儿都是自发的、分散的,根本就没有组织能力,别人也不相信我们,也挣不了啥钱。合作社党支部成立后,我们的党旗竖起来了,6名党员的身份亮出来了,每次都能组织50多台农机,带动了全县水稻种植机械化作业9.6万亩。每到农忙时都是红旗招展,作业范围从本县本市延伸到湖北、安徽,农民的收入大幅提高,我们也成功创建全国农机合作示范社。”
该县紧紧围绕产业脱贫做文章,坚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的工作延伸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党的组织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相互转化、互融共建,逐步探索出一条“抓党建、强组织、兴产业、促脱贫”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径。目前,潢川县已在“十大农业产业链条”上建立党组织136个,其中非公企业党组织5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73个、家庭农场党组织4个,使基层党建成为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助推精准扶贫的“红色引擎”。
通车通路百姓“任我行”
潢川县是国家大别山片区贫困县,也是全国44个交通枢纽中的唯一县级城市。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县坚持扶贫脱贫交通先行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村村通客车”工作。
“以前我们去镇上只能坐三轮车和面包车,少的时候5元,多的时候要15元,春节就更贵了。去趟镇上就算是自己骑电动车,一来一回也要将近2个小时,不方便不说还不安全。咱潢川的村村通客车,每天定时定班,不论远近,上车就是1块钱。不光我们,还有村里的老年人都更愿意出来看看、走走了,真是方便、安全得很呀!”双柳树镇刘洼村的叶仙琴在镇上超市工作,自从有了村村通客车,她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
要谋长远,道路先行。按照习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和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潢川县先行先试,前期投入2亿余元进行农村公路改造,科学论证,公开招标,政府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每车每月补助1万元,保证车况车次安全,老百姓出门乘车无论远近均1元。
村村通客车,通的是车,到的是家,振兴的是乡村。目前,潢川县93%以上村路宽度达到4.5米以上,能够满足6米以下客运车辆通行,272个行政村通客车线路总里程达1294公里。日运营164个班次,基本形成了以乡镇为单元、以行政村为节点、覆盖全县所有乡村的通村客运网络,在全国率先实现“一元村村通公交”。以“开得通、留得住、可持续、常态化”为目标,摸索出了“四好农村路”中“运营好”的新路子,既保障满足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实现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共享发展成果,又助力沿线产业,振兴农村经济,刺激农村物流,实现稳定脱贫。
健康扶贫惠民受好评
“真的没有想到,如今有这么好的医疗报销和扶贫政策。不然眼瞅着刚迈进致富路,就又要跳进穷坑了。”潢川县张集乡张集村身患恶性肿瘤的龚守现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住院花的26万多元的医疗费,最终他自己只掏了一万多元。
这得益于潢川县今年筑牢的医疗扶贫“六道防线”。
经过大数据分析,潢川县发现未脱贫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占比高达53.2%,适时创新医疗保险保障模式,筑牢因病致贫第六道防线。在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四道防线的基础上,创新实施贫困人口医疗健康扶贫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出台《潢川县脱贫攻坚医疗健康扶贫工作意见》,由县财政为贫困人口每人购买230元的医疗健康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报销率达95%。同时,对贫困人口个人自付费用超过5000元以上的部分由健康扶贫保险全额报销,构筑因病致贫的第六道防线,得到了国家扶贫办和省市的充分肯定。
该县制定了《潢川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轻度慢性病专项救助实施方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心脏病等10种轻度慢性病、需长期服药且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的全部纳入救助范围,门诊按合规费用的70%进行补助,并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建立“一站式”服务结算平台。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贫困人口签约率100%,防止“扶贫十年功,大病一场空”。目前,六道防线已扶助8678人次,报销医疗费用5126万元,基本实现了贫困户看病费用全兜底。潢川县创新健康扶贫模式,筑牢医疗扶贫“六道防线”,切实减轻了贫困户的医疗经济负担,深受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精准扶贫犹如星火燎原,改变了昔日的穷乡僻壤,为农民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收入,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也让潢川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步伐愈发坚定。潢川县委书记赵亮的话语掷地有声:“近年来,88万潢川人民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是在产业扶贫、党建扶贫和交通扶贫上,探索出一些创新的道路,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成效、亮点,组成了我们潢川脱贫的华章。我们坚信,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鼓舞下,我们一定能够胜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小康道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策划:余道银 李枫 文/图:刘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