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农业特色明显,是全国粮食先进县、全国花木基地县、全国畜牧大县、国家鸭肉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优质糯米之乡、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全国水产大县。养鸭1.2亿只,养猪173万头,种植花木28.5万亩、茶叶11万亩,养殖小龙虾近20万亩,年产糯米粉35万吨、甲鱼等水产品550万公斤、食用菌1100万棒,已经形成了华英鸭、鳖、生猪、花木、粮油、糯米粉、水产和食用菌八大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潢川产业扶贫工作有特色、有规模、有品牌,覆盖面广、辐射带动能力强,近年来,潢川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走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扶贫路。”潢川县长兰恩民激情满怀地向记者介绍。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中,潢川县以“多彩田园”基地建设为抓手,依靠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他们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增收”的发展思路,依托华英鸭、生猪、花木、粮油、茶叶、食用菌、小龙虾、鳖八大农业产业集群,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基地+贫困户”“合作社+电商+基地+贫困户”“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基地+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户吸纳到种养加、产供销贸的全产业链上,先后在群众家门口建成了60个“多彩田园”产业扶贫基地(园区),基本实现了“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由于八大产业覆盖面广,辐射带动能力强,大大激活并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帮助其获得土地“租金”、股份“利金”、劳务“薪金”和经营“盈金”,放大了产业集群增加就业、带动脱贫的效应,走出了一条企业获利、贫困农民增收脱贫的新路子,激活了精准扶贫的“一池春水”。几年来,累计产业脱贫1.3万户4.9万人。 2018年上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98元,增长10%,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龙头企业是产业扶贫的中坚力量。潢川县按照“舞活龙头,厚植优势”的思路,整合资金,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增强企业带动力。2016年以来,累计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近20亿元投入扶贫产业开发,分别投入3000万元建立交投、水投、城投3个融资平台,撬动银行发放产业扶贫资金2.3亿元,个人及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贷款2.1亿元,吸引社会投资超100亿元用于产业发展。
近年来,华英集团持续发展壮大,成功实现了走出河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三级跳”。在不断向外扩展业务的同时,华英集团也非常重视带动家乡周边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工作。通过企业脱贫实践,其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共带动3万多农户10万余人增收致富,其中,帮助2040户贫困户8130人成功实现脱贫。
“脱贫致富不用愁,养鸭一年盖洋楼”,这句顺口溜在潢川尽人皆知。潢川县农开扶贫办副主任刘健告诉记者,华英集团主要是通过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履行社会帮扶责任和借助扶贫贷款方式,调动了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从而让农户创业有盼头、脱贫有劲头、收益有甜头。
该县还积极推进龙头企业与新型组织对接,有34家带贫企业联合360家合作社,连接8000户贫困户,构建以带贫企业为龙头、新型组织为纽带、贫困群众为基础的产业扶贫联合体。
“我县的扶贫产业之所以能够带民富民,就在于贫困人口可以全过程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刘健说。花木、糯米粉、茶、食用菌等扶贫产业,运用特色产业+园区+贫困户、优势产业+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带动农户流转土地建设产业基地。像花木产业,把28万亩花木基地建设到农户家门口,带动贫困户3600户11520人,户年均增收4000元;糯米粉产业,一“糯”千金“粘”万家,带动3600户贫困户亩均增收300元。通过种养、加工、物流、售销等环节吸纳贫困户就业,2017年带动12000多贫困户,今年上半年带动5900多贫困户,同比增长11%。像鸭产业,仅华英集团在养殖、加工、物流、售销等环节就吸纳近5000人就业,带动贫困户630户就业,户年均增收15000元;茶产业,“茶香飘满致富路”,覆盖17个乡镇、从业人员近3万人,带动贫困户512户1918人就业,户年均增收3000元;食用菌产业,九龙春天、鑫龙农业等企业在培养、采收、加工、储藏等环节带动230户贫困户务工就业,户年均增收6000元。通过到户增收计划,400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1733元。
“在这八种产业扶贫模式中,龙头企业带动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潢川县扶贫办主任黄久国说。目前,该县有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3家,有A股和“新三板”上市企业5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76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5个,市级44个;培育家庭农场42个;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有机产品1个,河南省著名商标16个、省名牌产品3个。
这些企业聚集了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也具备了支持、带动贫困村产业发展和贫困群众产业脱贫的实力。华英集团通过建立国家级水禽实验站和白羽鸭创新联盟,组建鸭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英鸭产业研发所,开发出多项核心技术,保持行业领先。黄国粮业,领衔创办了全国糯稻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得了五项国家技术专利,研制了国家糯米粉生产标准,成为糯稻加工行业盟主。目前,全县建立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建设省市绿色工厂2个、智能工厂1个,打造省级以上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3个、国家战略联盟2个,组建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平台39个。
龙头企业发挥着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的独特优势。潢川县采取“龙头企业+农户(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养殖大户”等模式,开办工厂,建立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发展和就业,实现企业和农户双赢。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许多贫困户学到了养殖技术,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潢川县双柳树镇秦棚村贫困户高福友喜笑颜开地说:“有了黄国粮业集团给我们的这份订单,由公司统一提供种虾、饲料,统一提供种植技术服务,统一回收销售,让贫困农户生产有目标、销售有渠道、收入有保障,养了小龙虾,千元到了家。过去‘瞎忙’,一年四季手头紧;现在‘忙虾’,从三月到十月天天有钱进!”
八大扶贫产业种养加一体、产供销融合全链式发展,让贫困户聚在产业链,富在产业链。鸭产业以华英集团为龙头,形成了孵化、加工、医药、羽绒制品的产业链;生猪产业以豫鸣为龙头,形成了繁育、饲料到商品猪出口、屠宰、冷藏的产业链;小龙虾产业以文尧、黄国、华莱时代、广丰源、宝树等为龙头,形成了从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到出口创汇的产业链;粮油产业以黄国、裕丰为龙头,形成了精制米生产加工、水磨糯米粉、稻壳发电的产业链;花木产业以盛世、春泉、莱新为龙头,形成了从种苗培育到园林设计、绿化工程的产业链;茶产业以光州茶叶合作社为龙头,形成了从种植、采摘到制作、销售的产业链。
“产业发展事关脱贫攻坚全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我县将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精准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把产业扶贫抓牢抓实、抓出成效。依托我县资源优势,紧扣‘市场’做文章;统筹用好各项政策,最大限度发挥产业扶贫和其他扶贫政策红利,加快发展产业,带动农民就业,让贫困群众有稳定可持续的增收渠道。不断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潢川县委书记赵亮说。
策划:余道银 李枫 文/图:晏乾坤 蔡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