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牛倌”脱贫记


余江

12月3日,息县八里岔乡莲花村,贫困户任玉旺一边在村里的荒坡上放牛,一边收集村民丢弃的红薯秧,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3年前,任玉旺可没这个精气神,那时的他还在为生计犯愁。

今年51岁的贫困户任玉旺是个特别勤劳能吃苦的人。前几年,他二弟、三弟和父亲相继因病去世,几个家庭负债累累。作为长兄的任玉旺,为了一大家人能过上好点的生活,他不辞辛苦,忙于奔波。但年复一年的打拼,却没有给这个大家庭带来明显的变化。尤其是邻居们都搬进了新家,而他们全家人依然挤在那小而破旧的老房子里。正在任玉旺一筹莫展之时,政府的易地搬迁政策,让他们住进了亮堂堂的新房。

任玉旺心里很清楚,要实现脱贫致富,单凭几间亮堂的房子远远不够,还需要有稳定增收的“一份事业”。长年在外地搞粉刷活儿,脏苦累不说,一年到头也只有两三万元的收入,而且妻子患有骨质增生,家务都丢给她也不放心。任玉旺早年有养牛的打算,但苦于没有资金支持,看到现在农村养牛的草料很充足,便又萌生了养牛的念头。在驻村第一书记尹东和工作队的帮助下,任玉旺获得了产业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很快,他就搭建起了牛棚,并买回了9头母牛。

为了养好牛,任玉旺当起了“牛倌”。每天凌晨4点30分,他就起床清理牛粪,6点把牛牵出牛棚,外出割草,7点吃过早饭就出去放牛。他把牛赶到丘陵坡或是河边,就开始骑电瓶车收割青草、红薯秧、玉米秆、稻草等饲料,储备冬天使用。他每天和牛吃住在一起,一边观察牛的生活习性,一边通过手机学习养牛知识。

“现在,哪一头牛都能卖8000元以上。这8头牛现在有3头已经怀上牛犊,明年都要生了。前不久又买了一头怀孕的母牛,明年一开春就生牛犊了。”尽管越来越忙,但算算大账、算算小账,任玉旺心里喜洋洋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