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统一战线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新县:汇聚企业力量 决胜脱贫攻坚


本报特约记者 胡晓龙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新县县委、县政府注重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在强化政府责任的同时,充分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格局。新县县委统战部、新县工商联认真落实脱贫攻坚指挥部各项工作部署,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县共有73家民营企业与73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实施扶贫项目232个,受益贫困人口11842人,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措并举 激发扶贫热情

为激发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新县出台多项措施进行制度性建设,通过抓模式创新、典型引领、政策引领,支持企业家发挥自身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强化组织抓保障。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专门设立社会扶贫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长任组长,统筹协调全县社会扶贫工作。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方案,对活动的目的、主要任务、工作原则等作出明确规范和要求。县委、县政府两办联合印发《关于建立非公有制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帮扶制度的通知》,在全县范围内选取社会责任心强、行业优势明显的73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73个贫困村,并重点向深度贫困村倾斜。同时,建立帮扶工作通报联动机制,定期召开推进会、座谈会,研判帮扶难题,通报工作进度,确保精准扶贫行动务实有效。

深入宣传促氛围。新县利用会议、简报、网络、电视、广播、微信等多种途径,广泛动员民营企业积极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通过联合县扶贫办拍摄“脱贫攻坚——民营企业在行动”专题片,把羚锐公司、九龙公司等13家优秀企业关于扶贫工作的经验做法在新县电视台播放宣传。县工商联、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联合向全县非公经济人士和党外代表人士发出积极参加“百企帮百村”助推精准扶贫活动的倡议。新县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根据乡镇以及帮扶企业反馈的帮扶动态,及时编印《新县统战系统扶贫简报》,对精准扶贫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典型案例进行广泛宣传,为活动开展树标立杆,发挥了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营造了结对帮扶、联村惠民、共同发展的浓厚氛围。

督导激励彰活力。新县县工商联对民营企业帮扶贫困村、贫困户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定期汇总,实地查看帮扶成效,对帮扶走访不积极、帮扶成效不明显的4个企业进行了调整。羚锐集团、九龙公司、德龙玩具、兴锐农牧、安太公司等5家公司在全市“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会上被表彰为先进民营企业。今年年初,新县县委召开非公有制经济暨工业发展、“999”回归工程推进大会,对深度参与脱贫攻坚企业给予现金奖励,12个帮扶企业获得政府奖励220万元,充分调动了非公经济组织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正向激励机制,一批优秀企业负责人到所在的贫困村担任名誉村长或第三村长,自筹资金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利用资源优势带动贫困村产业发展。如福华农业生态科技公司总经理刘恩华在七龙山村担任名誉村长,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七龙山农业生态园,不仅带动了贫困户就业和增收,还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政策支持强支撑。新县对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的帮扶企业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加强工作协调,切实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和在优惠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发改委、县财政局等部门在联村帮扶项目申报、融资贷款等方面,对参与活动的民营企业给予优惠支持。县财政建立1000万元中小微企业还贷周转金,为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临时周转的过桥资金。利用2500万元财政风险补偿基金,创新推出“政府+贫困户+龙头企业+银行+保险”的五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带动就业,带动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0家、贫困户2814户。

志智双扶提动力。为坚持“扶贫扶志又扶智”,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成果,新县出台建设“幸福驿站”的实施方案,依托乡村电商服务网点和超市,建成了61家“幸福驿站”,鼓励农户通过“勤劳向善”换取积分,以分置物,营造出“爱心扶贫、用行济困、全民文明”的良好氛围,喜获群众点赞,收效甚佳。

发展产业 注入脱贫动能

8月8日,新县成功实现脱贫摘帽的消息从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遍全国,新县县委书记吕旅动情地说起脱贫工作经验:“紧抓产业发展这个关键,新县将强县与富民相结合,加快培育医药制造、智能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等产业集群,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让75%的贫困户稳定获得就业薪金、入股股金、资产租金,带动了群众就业创业、增收脱贫。”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新县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紧紧围绕贫困退出这个目标,组织非公有制企业深入实地调研,在结合县情、乡情、村情的基础上,以发展扶贫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为重点,创新帮扶方式,丰富帮扶内容,提升帮扶成效,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发展扶贫产业,提升主体带动能力。新县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立足帮扶村实际,结合到户增收资金,充分发掘当地发展潜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实体经济,找准双方共建共赢的共振点,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目前,全县已建成191个“多彩田园、创业工程”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和57个扶贫车间,近4万名贫困群众因此直接受益。羚锐公司利用油茶特色产业,开创了产业扶贫的“山茶花”模式,不仅促进了帮扶的周河乡熊湾村产业发展,还直接带动了泗店乡、吴陈河镇、八里畈镇等9个乡镇23个行政村的贫困户增收脱贫。

强化技能培训,促进贫困劳动力优质就业。帮助贫困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提供就业门路,是促进贫困劳动力增收的最大保障。一方面充分吸纳贫困群众就业。联合各乡镇(街道)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已建的57家扶贫车间加强监管,完善车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规划管理,确保扶贫车间正常生产经营,让有就业需求的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另一方面加强实用技能培训。以扶贫车间为基地,优化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各类培训资源,组织开展实用技术、生产技能、经营管理等“订单式”技能培训,推动非公有制企业用工需求和贫困村脱贫需求深度对接,让贫困劳动力在扶贫车间实现培训和就业相结合,确保通过扶贫车间保障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增收。仅“多彩田园、创业工程”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和扶贫车间就10000多元,实现了贫困户稳定就业,家庭脱贫有保障。

践行社会责任,树立非公有制企业新形象。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在继续开展好传统节日慰问、金秋助学等活动的同时,不断壮大光彩事业基金规模,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不断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近四年来,光彩企业、社团组织及爱心公益人士捐资3800多万元建成2所乡镇敬老院、4所中小学校;每年向教育资助、扶残济困、大病救助、慈善基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捐赠1000多万元。非公有制企业累计投入资金6300余万元用于帮扶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依托羚锐集团老区扶贫帮困基金会,带动全县民营企业、企业家冠名基金17项,规模达4000多万元。

为了巩固提高全县脱贫攻坚成果,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推动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新县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在深入调研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社会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并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文件印发,提出巩固成果的目标任务,明确了进一步深化“百企帮百村”活动内涵、发挥商会协会作用、推进电商扶贫、开展建言献策行动、大力评选表彰先进等扶贫措施,不断完善社会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巩固全县脱贫攻坚成果,共圆老区人民实现小康的梦想。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