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博 郭靖 高晶晶
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毗邻光山县国家级龙山湖湿地公园的司马光小镇游客如织,赏白鹭、采菱角、乘游轮、品美食……这里优良的自然资源和田园风光让人流连忘返,生态游已经成为该县假日经济的新亮点。
在光山,目之所及,一幅“美丽光山”的画卷不断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的指引下,该县按下生态文明建设 “快进键”,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
大视野绘图
同样的土地,不一样的风景——这是近年来人们对光山县生态环境变迁最为直观的感受,改革开放40年,是光山县高质量生态环境发展的快速时期。改革开放始于农村,农村改革始于土地,光山生态环境建设历经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退耕还林、生态治理等阶段,走出一条生态立县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光山切实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继续科学规划,加大力度,尊重历史文化,遵循市场规律,求实、求新、求效,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
生态文明建设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在《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光山县属限制开发区域类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光山县拥有水资源总量20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2.6%,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此,光山县坚持生态为基、环保优先的方针,以构筑良好生态屏障为目标,实施面上保护、点状开发,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和开发范围;构建适宜的城乡建设体系,保护和扩大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
为了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林业产业扶贫的基础性作用,光山县按照“点线面”合理布局:点,就是通过兴建的油茶、茶叶、苗木、茶卉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发展示范点,形成示范带动效应;线,就是发展苗木花卉种植产业带,辐射东北部乡镇、发展油茶产业带,辐射中南部乡镇,逐步向全县扩张;面,就是以油茶、茶叶、苗木、花卉、森林旅游和林下种养为主的特色林业产业形成遍地开花、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
光山县围绕“一河”(小潢河)、“两库”(泼河水库、五岳水库)、“三园”(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仙居国家农业公园)的治理与保护,通过点、线、片、面带动,实施山水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加强生态系统建设。截至目前,光山县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14个,省级生态村47个,市级生态村84个。在近期公布的全市9个全国文明村中,光山县就占了4个。
大手笔建设
光山县作为全省屈指可数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优先发展已成为全县上下的理念共识和发展逻辑。生态资源是光山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光山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光山浓墨重彩的重头戏。
齐心协力成大事。光山县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打造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看得见星星、听得见鸟鸣的美丽光山,86万人民全民皆兵共建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印刻在光山人的头脑中、体现在行动上,该县今年的创建森林城市工作就可见一斑,自全市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以来,光山县按照上级分配任务,积极开展义务植树;3月12日,县直机关3000余人在槐店乡禹大山义务植树260亩1.5万余株;植树节期间,全县19个乡镇(街道)分别组织干部职工、社会各界义务植树,乡镇植树基地最少的60亩,最多的200亩,全县参加义务植树50万人,共完成义务植树240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在90%以上。前不久,该县被市政府授予“2018年度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暨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单位” 荣誉称号。
数据统计显示,仅在去冬今春植树造林工作中,光山县共完成成片造林4.52万亩,其中油茶1.33万亩,桃果1.14万亩,用材林1.05万亩,苗木花卉3000亩,茶叶5000亩,其他造林2000亩。该县对境内的国道两侧各20米实施廊道绿化,面积达7560亩;按照全省农村“四好公路”标准,强力推进县、乡、村道路路肩土保护和绿化工作,全县605.7公里县道、培护路肩土1.5米宽;乡村道路2006.9公里,培护路肩土1米宽,共绿化面积达8746.35亩。今年6月4日至5日,全省农村“四好公路”现场会在光山县召开。同时,该县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重点实施林业产业扶贫,目前全县已有林业企业31家,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社52家,仅去年就带动1.6万名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近年来,该县先后获得“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2017年中国乡村振兴发展十佳县”等荣誉称号,光山麻鸭、光山青虾,成为国家原产地认证的地方品牌。
目前,光山县已发展茶叶种植面积24万亩、油茶种植面积20多万亩、苗木花卉9.2万亩,杉木林5万亩,小杂果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2.6%,创造了让人惊叹的“绿色奇迹”。
大力度保护
光山县始终把“生态优先”作为谋划发展的首要原则,先后实施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污染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实施生态绿化工程,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提升人居质量,一个文明和谐、环境友好的宜居光山、绿色光山、生态光山正款款走来。
重拳出击造环境。2012以来,该县从预防、减排和治理三个方面对环境污染实行全方位“围剿”,全面改善河流和大气环境质量。光山县在产业政策制定、市场准入时推行绿色标准,设置“绿色门槛”,杜绝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上马,对污染企业坚决说“不”。同时,突出新能源、新材料、新环保、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鼓励县内企业转型,实施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快速膨胀新兴产业规模。近年来,光山县先后关闭黏土砖瓦窑厂42家,机立窑生产线13条,矿山开采、石子加工企业31家,河矿开采企业6家,木材加工企业13家等资源型企业。
守护绿水青山。光山县原有水土流失面积1547平方公里,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累计投入治理资金1.7亿元,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256.7平方公里。同时,该县不惜投入巨资,大手笔治理生态环境,官渡河区域综合治理的63个项目,总投资达80.3亿元;污水处理厂等2个PPP项目投资2亿多元;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投资3.2亿元;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投资1.27亿元改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大投入带来显著变化,光山县去年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1天,位居全省县级城市第一名,继2015年在全省首次公布县级环境质量以来再次夺冠,叫响了“光山蓝”。
美丽光山,绿化先行。光山县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契机,集自然、生态、文化于一体,体现“天蓝、地绿、水秀”之特色,塑造“城在林中、道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园林城市形象,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9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5.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82平方米,城市绿化各项指标均居省市领先水平。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光山儿女的共同愿景。为了修护和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南向店乡境内已建成100多公里乡村公路、5座桥梁、3个滚水坝、两个移民搬迁安置点,以及1个农耕文化园和1个民俗文化园。集中保护树龄2000多年的枫林,200多棵古树,3万亩原始樱桃花和原始竹林……
2015年以来,光山县结合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每年开展春茶采摘、桃花观赏、晚秋黄梨采摘等产业扶贫现场会10余场;每个乡镇确定2个至3个重点发展产业,在全市率先探索“多彩田园”模式,打造“多彩田园”示范工程367家,带动16762户贫困户增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思想,光山人已经在深入践行中得到了实惠。我们相信,未来的光山将更具活力,一个天更蓝、水更清、百姓生活更幸福的智慧光山正步履铿锵,融入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的宏伟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