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城 市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文物彰显文明


朱跃杰

文物,看似静止,却有着内在的灵魂和生命力,它讲述着时代更替,城市变迁;传递着文化内涵,聪颖智慧;是历史的见证,文明的象征。

人们常说,盛世收藏,在生活富裕,衣食无忧后,收藏也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品赏和把玩文物似乎成为时尚。然而,当我们游走于座座城市,目睹的不仅是富丽堂皇的博物馆,也有摩肩接踵的古玩市场;冷清与喧嚣形成鲜明对比,文物要么被束之高阁,要么被买来卖去,其历史价值、教化功能已被渐渐淡化。当文物被一些人,或以“高、深、冷”的面目,藏在深宫大院,为少数人欣赏;或在城市建设中,不被重视,遭受野蛮的毁坏;或被视为财富象征,为富人收藏的新宠及斗富的工具;甚至个别人幻想一夜暴富,铤而走险,盗挖古墓,盗卖文物……于是,“鉴宝”节目泛滥,有的打着“鉴宝”的旗号,大肆捞金,追名逐利,不惜伪造金石鼎铭、青铜玉佛等,可谓“假亦真来真作假”;仿佛一件文物,就是一座金山,以至于视文物为增值的投资、炫富的资本。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仅仅把文物当成捞钱的商品,把玩的对象,掘金的工具,久而久之,文物就变为追名逐利的牺牲品,文物的价值也会误入歧途。文物就蜕变毫无温度、缺乏感情的冷冰冰的器物,使文物离城市生活渐行渐远。

文物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蕴藏着思想精髓,诸如文韬武略,治理方要;民主精神,传统文化;工匠精髓,民间技艺;博爱孝道,手足情深等,无不传递着城市的历史信息,延续着民族血脉,是对市民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让文物走进城市生活,就要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让其活起来;当文物放下高贵的身段,在生动、丰满、鲜活上做文章;深入浅出,以亲和之态融入城市生活,就会被市民所喜欢,被人民所认可;人民大众在喜闻乐见中,就看得见,记得住,融得进,就会振奋精神,提升素质;如此长此以往,持之以恒,潜移默化,文物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伦理等文化精髓,就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大放光彩。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有故事、传承和教育功能的,是城市得以绵绵千年的文脉,是城市人寻根的载体,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一句话,文物应当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