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 市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平桥街道社区文明创建走笔

社区游园
社区广场
社区假山
街道背街小巷之一

本报记者 常征 崔阳 戴子翔 通讯员 陈丽 肖珺 陈果 文/图

街道及社区是城市的细胞、门面,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阵地。今年以来,平桥区平桥街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突出以人为本、建设幸福社区,全员上阵,上下一心,连续奋战,全面整治扭转背街小巷环境“脏”、秩序“乱”、设施“差”、品位“低”的旧貌,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持久攻坚战,竭力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辖区环境,并作为落实城市“双修”、改善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抓细抓实,致力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精心规划设计,改善基础设施,打造靓丽景观

按照“一街一品、内连外通”和“路平、路净、灯亮、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思路与标准,街道针对背街小巷,精心组织规划、论证、设计功能分区,分类实施,改造升级。改造前,充分考虑道路绿化、立面改造等因素,使道路功能更完善、景观更靓丽、布局更合理。

11月9日,雨后阳光照,天空一片蓝。记者一行走进育才、政检、欧凯、城建等胡同,发现上述背街小巷栽植各类花卉几十种,不同风格的植物高、中、低分布,错落有致,造型优美,花中有景,景中有花,给人以美的享受。路面干净整洁,绿化带修剪整齐,百花争奇斗艳,道路两旁墙体上宣传版面尤为醒目,昔日以“脏、乱、差”闻名的乱象如今焕发着新活力,花草、树木、凉亭、文化墙相得益彰,交相辉映,俨然中心城区一道风景。

据了解,街道已先后整治育才、政检、平电胡同等32条背街小巷,累计铺设柏油路面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800盏,栽植各类花卉,修建垃圾池,整修下水道,更换水沟盖板,罩白墙体……其中,全长800米的育才胡同,系该区域3所学校交汇处,人流量大。街道采取高标准设计,先后进行硬化、绿化、亮化,并针对这条路上的拥堵现象,街道社区为育才胡同增设2个志愿者服务站点,方便了家长和孩子们通行;700多米长、10多米宽的政检胡同柏油路上,他们因地制宜、见缝插绿,两侧花坛栽有20余个花卉品种,还有朴树、白皮松等乔灌木品种,丹桂、造型花瓶、腾本欧月、茶梅等花灌木品种,地面有四季青草皮、四季菊、常夏石竹等;长800多米的南一胡同是古老的胡同之一,完成道路硬化,墙壁刷白,正精心施工打造小游园。

背街小巷改造后,树更绿了,花更红了,道路更畅了。70余岁的姜老师笑逐颜开:“过去的糟心路变成了顺心路,心里再也不‘堵’了!”家住育才胡同的李大妈说,“原来,路面坑洼不平,就甭提啥景观了;现在,环境美了,心情也舒畅了。”初冬时节,走在崭新的柏油路上,区二小张老师绘声绘色地这样描述育才胡同:“崭新的盖板取代了以往破烂不堪的水沟盖板,800多米柏油路面取代了往昔坑坑洼洼的地面,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

截至目前,街道完成44条背街小巷的硬化、油化、绿化、亮化工程任务的50%,累计铺设柏油路面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800盏,栽植各类花草树木近百种,安装宣传版面820块,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其他背街小巷的改造、整治与升级。

营造文化氛围,筑牢精神家园,提升城市品位

7月,街道召开辖区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工作动员会,就如何抓好2018年-2020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求辖区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突出导向,持续发力,建管并重,丰富载体,狠抓落实,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深化城市管理,抓好市容市貌,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下半年以来,街道不断加大投入,完善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全面更换主次干道宣传版面,在机关院内东围墙制作了一面长达20米的立体孝善文化墙,白色的底版搭配红色的图案,让人眼前一亮,路人纷纷驻足观看;后院围墙也进行了重新打造,一张张崭新的文明城市宣传海报跃然墙面,图文并茂,更方便群众理解。同时,院内花坛竖起了多面创文宣传海报牌,中国红的色彩加上复古的设计,为院内平添了许多美感,也将文化气息渲染得更加浓厚。

街道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建设的总体规划,以此为依托,筑牢文化阵地,健全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棋牌室、市民学校、家长学校、科普培训、体育健身、心理咨询等功能。同时,为社区文化阵地(活动室)配备图书、电脑、棋牌、健身器材、桌椅、沙盘等,为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增添了色彩。依托图书阅览室,制作文化活动的文图墙,并在阅览室旁设立学雷锋志愿活动服务中心,将阅览室打造成一个综合文化中心,把精神文明建设延伸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累计投入60万元,完善了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十八里、两庙、新建、平电、龙江路、向阳路等社区文化中心均实现了升级改造,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完善、便捷的服务。年中,市民学校和科普活动室挂牌成立,定期开展市民讲堂,为群众教授一些常用的生活小技能,通过科普活动室,向辖区居民传播科普知识,提升市民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融入传统文化,提升居民素养。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街道针对原墙体进行粉刷罩白,不同的墙体绘制不同的款式,党建、文明、孝道、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等内涵丰富的文明彩绘,跃然墙上,一目了然,让往来于此的人们漫步背街小巷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汲取了精神文明之养分。

培育文明细胞,打造社区样板,引领辖区创建

街道以“幸福社区”为理念,把平电社区作为标杆,推进辖区文明创建,可谓“软硬兼施”。硬件上,不断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建好文化阵地;软件上,努力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提高居民争创文明社区、文明城市的思想觉悟。

记者在平桥街道了解到,平电社区比较“年轻”,仅5年历史。地处原平桥电厂立交桥区域,辖区约1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人,其中有千余名电力职工。这些年,生活质量提高了,中老年居民对养生保健、休闲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大。于是,街道结合文明创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社区改善硬件设施,持续提升社区文明程度,将创建成果惠及辖区居民,将平电社区打造成为适宜居家养老的休闲文化社区。

街道由面到点,指导社区创建。今年以来,社区集思广益,结合实际,整体联动,宣传创文。社区根据不同年龄段居民,组织开展文明家庭、和睦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评选等,提高社区居民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和谐,鼓励广大群众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组织文化广场表演十余场,每季度开展科普活动,家长学校的不定期开讲,令家长们深刻理解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真谛;多方解决社区净化、硬化、美化、绿化、亮化问题,以及日常保洁、路面平整、景观构筑、花卉栽植、路灯维护问题。

凉亭气象新,社区尽朝晖。不论黎明时分,还是夜幕降临,总有不少老年人来到社区广场上健身跳舞。记者节翌日,虽是初冬时节,广场上好不热闹,一群老年人在此翩翩起舞。

广场东南角有一处凉亭,周围一片形态各异的山石构筑成错落有致的假山,背后是几棵茂盛的大树,亭边栽种翠绿松柏,映衬着石林凉亭,虽处闹市之中,尽显园林景观。盛夏时节,在广场上、凉亭里,居民散着步,摇着扇,聊聊天,怡然自得。11月9日,手牵孙子在广场晒太阳的张大妈十分开心:“社区广场就像小公园!在这儿住了几十年,老了就想有个地儿活动下筋骨,现如今广场上有了老年人健身的器材,也有孩子们玩的地儿了……”广场西北角,一条30米的长廊由西蔓延到北侧,爬满了郁郁葱葱青翠欲滴的树藤,艳阳高照,廊下小憩,悠闲惬意;广场南侧树荫下,健身器材一字排开,还有休息长椅,围栏上展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精神文明宣传展板,大红灯笼造型的路灯上印着“中国梦”三个大字,华灯初上,路灯亮了,居民的心也随之升温,晚上散步跳舞,眼前亮堂堂,心里暖洋洋……

不仅如此,社区办公楼的多元功能区,方便了居民生活,文体生活的丰富也提升了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社区党支部书记陶忠良介绍,8月以来,他们陆续布局宣传版面,安装健身器材,设置休闲长椅,建造假山凉亭,新增儿童活动乐园、棋牌休闲与残疾人复健室……同时,发展社区志愿队伍,开展便民惠民活动,弘扬时代主旋律,营造文化氛围,基本满足了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居民的事,就是我们党支部和党员的事,解决群众现实问题,更是我们分内的事。”陶忠良说,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拉手式”服务,让党员的“服务之手”和群众的“需求之手”看得见、拉得上、握得住、帮得了,是基层党建的应有之义。

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我们把老百姓放在心上,老百姓才把我们放心中。”平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负责同志认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只要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就能推动居民素质的提升,推进文明社区的创建乃至整个辖区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我们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也要发挥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区居民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创建格局,就一定能够增强辖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