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政协之声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履职尽责在路上


——市政协调研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侧记

本报记者 曹新俊

“这次调研,看了陈店乡的梅花新村,很有感触。这个村子实行‘户集、村收’垃圾集中处理模式,有专门的保洁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村庄十分干净整洁,一眼看去赏心悦目。”

“从2008年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以来,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建设了1700多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修建了将近1800公里的厂区道路。有了这么好的基础条件,相信信阳产业集聚区的未来发展更具前景。”

……

深入基层,走进农村看变化,走进企业看发展。9月上旬,市政协主要领导分组带队,分赴各县区调研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力求通过调研,提出更贴近实际的建议、写出更高水平的提案,更好地履行政协的职责。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农村居民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是农村居民拥有实实在在获得感、幸福感的实现载体。市政协5个调研组走进农村,围绕农村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管护机制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调研。

罗山县青山镇青山村曾经杂草丛生,污水四溢,纸屑、垃圾、简陋茅厕随处可见。而如今走进青山村,平坦宽敞的道路、整洁美观的垃圾桶、干净亮丽的文化广场、外观一致的返迁房都给委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委员们表示,人居环境改善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立足农村实际,在发现整改不足的同时,探索更多新的举措,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在明港镇,委员们观看了家之美保洁公司垃圾清扫清运一体化智能指挥系统,了解了垃圾清扫清运一体化平台的各项工作环节,赞扬了明港镇城乡保洁与垃圾收运智慧化监管的运作。

一路走来,委员们深入到乡村一线,通过实地调研、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调研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委员们认为,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总体向好,农村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呈现出干净整洁、舒适宜居的美丽景象,但仍存在着投入不充分、推进不平衡、整合不完善、保持不到位等不足。

如何实现因村制宜、建设宜居农村。委员们建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应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应增强合力,健全机制;应明确责任,加强督导;应提升素质,营造氛围。此外,还建议大力开展帮扶及帮建活动,动员和发动各级部门及各级干部深入村屯、农户家中了解民情民意,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形成美丽乡村共享共建的良好格局。

产业集聚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能够聚集优势资源,延伸产业链,形成规模优势,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此,市政协委员分赴各个产业集聚区,走进工厂企业,全面了解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

新县毅辉智能集装备制造、数控加工、成套检测系统设备于一体,形成独立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在该公司,委员们仔细询问了企业发展规划、业务范围、人才培养等有关情况,并建议公司服务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服务型制造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明港镇,委员们走进信钢公司带钢技改等项目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项目建设情况、服务中心建设情况,对明港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给予肯定。委员们认为,明港产业集聚区应继续明确主导产业和功能定位,调优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层次,不断做大、做优、做强产业集聚区,为信阳市经济高速发展提供动力。

委员们认为,近年来,全市上下主动适应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连续实施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强抓产业集聚区建设,使产业集聚区功能日益完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转型发展步伐加快、新的动能加快形成。

委员们表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产业集聚区存在着失速值得警惕、创新动力堪忧等问题,应积极审视,找准问题所在,症结所谓。聚焦发展,做好产业培育;聚焦人才,做好本土招商;聚焦转型,强化要素保障;聚焦服务,做优营商环境,走出一条信阳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党委有号召,政协有响应;人民有需要,委员有行动。市政协紧紧围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积极为党和政府建真言、谋善举、献良策,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