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与友人聚餐,吃了一个旱鹅块,肉丝塞满了牙缝,胀疼难耐,随手抽出一支牙签,准备剔牙。同桌一位口腔科大夫见了,即刻摆手制止:“别,别,这个别用!剔牙,用牙线!”
我不好意思地放下牙签,点头称是。然而,手头没有牙线怎么办?停会儿,还是偷偷使用了牙签。再说,我试过的,当大牙之间的缝隙里塞满了肉丝时,用牙线很难弄得出来。
他接着建议说:“刷牙最好使用电动牙刷。德国的好,价格贵点,用着顺当。牙是大事,一天三顿饭,离不了它!不能忽视。”
他说的在理。可是,令人纳闷的是,一辈子不刷牙的人,会怎样呢?老祖宗们刷过牙吗?我小的时候,生产队里一百多口人,没有一个刷牙的。
那时候,人不刷牙,却给牛刷过牙。给牛刷牙,笑话吗?不,的确是。
在耕地靠牛的年代里,牛对于农家来说,太重要了。生产队养了几十头牛,有黄牛和水牛。还有个业余“牛行户”,农闲时,逢集赶集,帮牛行里搞交易,抽头取点酬。赚到了钱,便找个地方喝一壶,趁着酒劲往回走。
农家有牛,心里踏实。“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曾是解放初期一些农家向往的好日子。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庄稼人离了牛,活像叫花头。”水田旱地,没牛怎么耕种?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牛已经归集体所有,生产队集中饲养。这一年,上级安排任务,给牛刷牙。像我这个岁数的小孩子,当时没见过人刷牙,更不知道牛刷牙。怎么刷?用什么刷?为什么刷?
庄子上有个老头子,东北籍,“五保户”,从不刷牙,一口白牙不是完好无缺么?七十多岁了,掉了一个牙,竟然又长出大半截新牙,你说奇不奇。
人不刷牙,给牛刷牙,似乎有点滑稽。不知哪个老几想出个浪漫的点子,牛刷牙。
农民听话,叫干啥就干啥。生产队买了食盐和刷子,由饲养员负责挨个刷。
这一年没有丰收。第二年,遭遇严重旱灾,大范围歉收,有的地块绝收。稻秧干枯得划根火柴能点燃。
刷了牙的牛,健壮没?没!牙口还好,却因缺草料,一些老牛和小牛没能熬过那个寒冷的冬天。
13年后,我也开始刷牙了。那时21岁,参加工作第二年。
夏天,到县城参加三级干部会。住在北关棉麻公司的大院里,大房间,睡通铺,多人一间屋。
会议鼓劲氛围浓,编印简报,出黑板报,选登各公社代表团参会学习讨论情况和典型。公社领导把为大会供稿的任务交给了我。我搜集整理与会者感言,一天编写上报好几篇,多数被釆用。本团领导和与会者很满意,我也挺高兴。
会议期间,一位领导关心地问:“怎么不刷牙?”
“刷。明天就开始。”
我那时的月工资28.5元,精打细算,还是捉襟见肘。但说过的话,立马行动。买把牙刷,多少钱,说不准了,大概一角多吧。舍不得买牙膏,就买牙粉,一盒7分钱,够刷半个月。
牙粉的外包装形如火柴盒,比火柴盒大。牙粉呈灰白色,细颗粒状。使用时把它倒在牙刷上,刷起来感觉也不错。
以前不刷牙,不明白刷牙的好处。用牙粉刷牙,虽不如牙膏,也比用白水漱口爽快得多。
开始使用牙膏的时间忘掉了。大体是在用过几盒牙粉之后吧。
当时出名的牙膏有两个牌子,一个是“中华牙膏”,另一个是“白玉牙膏”。
价格不贵,感觉清爽,但是货缺。需找熟人“开后门”,才能买到。
计划供给的年代,好多紧俏商品都是凭票供应。粮有粮票,油有油票,布有布票,糖有糖票,买肉、蛋、自行车都得有票。
刷了牙,并未保全我的牙齿。以后十年间,三颗虫牙全被拔掉了。
还好,后来几十年,刷牙没停过,牙也没掉过。如今,虽然喜软怕硬,但尚能咀嚼。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牙齿的重要。俗话不俗:“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牙疼了,方知“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牙掉了,才理解“想当年牙如铁,生吃牛肉不用切;现如今,不行了,只吃豆腐与猪血”的感慨。
听说有的发达国家,人们对牙的保健非常重视,不仅从小就刷牙,而且常非视牙齿保健,常看牙医,坚持洗牙等。
牙齿生病,齿与齿之间易出现缝隙。一旦变大,咀嚼时候就会塞进食物,不剔不快。越剔越稀,越稀越塞,越塞越想剔,形成恶性循环。有人吃一顿饭,剔无数次牙。一位朋友曾对我说,他讨嫌边用餐边剔牙。他说,遇过一个人,一顿饭吃完,用过的牙签在餐碟上摞起好多根,“真恶心”。
我也有剔牙的不良习惯。始于何时?大概是拔了一颗大牙之后吧。
我接受牙科朋友的建议,掏出手机,百度一下,他说的那种牙刷,500元钱一把。与普通牙刷10元左右比较,乖乖,一把电动洋玩意足够买国产的手动50把!如果一月换一把手动新牙刷,够用四五年了。
买!贵点就贵点,只要对牙有好处。点击网络,购买一套,用起来,果然很好。习惯了电动牙刷后,再用手动的,反而不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