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全域旅游助力治理有效


——四论信阳发展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辛正平

景城交融,共建共荣。

试想一下,当你走下火车、飞机或自驾出行,无论是到信阳哪个地方,整个城乡就是全域旅游的一个大景区,游客在城乡与风景之间穿梭,流连忘返;若是出游遇到困难,随处可见的咨询服务中心、居民“导游”将会为你带来贴心的服务……这便是全域旅游带给游客的全新体验。

景区与城乡共生,城乡与景区相融。在全域旅游模式下,景区内外不再是两重天,整个区域的居民既是服务员又是主人翁,由旁观者、局外人变为参与者、受益人,能更加自觉地投入到当地的社会治理中,变被动治理为主动参与治理,有利于走出“小旅游”格局,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治理有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提出了“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有效的乡村治理,就必然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尊重群众意愿,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引领、以自治为核心,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真正主体。这与全域旅游中,突出以群众为主体,实现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一脉相通。

跳出乡村看乡村,跳出旅游做旅游。以往,“一景一点”“单打独享”的传统旅游,让原本紧密相连的景区和城乡分离,造成了多年来景区与城乡治理之间,经营企业、部门管理和群众之间,在沟通、协调中不时“各唱各调”、相互掣肘,从而影响旅游业的全方位发展和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步伐。

如今,在全域旅游的大棋盘中,建设“一山一水一区”绿色生态屏障、布局淮河沿岸乡村旅游带、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成立“1+3+x”联合执法机构……这些看似各行其道的行动,共同构建出景区内外一体化、城市乡村一体化、居民游客一体的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在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今天,我们就必须摒弃“小旅游”观念,打破地域分割、行政分割,打破各种制约,形成开放发展的全域旅游大格局,打造景城融合新未来。

应势而谋,顺势而为。旅游越红火,群众越参与;群众越参与,旅游越红火。想让外地游客“未到之时向往”“身处其间留恋”“离别之后回味”,我们就要借鉴新县站位全局的宽广视野,用全域旅游理念明确发展大方向,谋划发展大格局,围绕本地优势领域、优势产业,精准定位,靠特色出彩,靠优势取胜。

处处是风景,人人是形象。美丽全域旅游画卷,每一个人都心怀憧憬,每一个人都手握画笔。满怀着激情与梦想,来一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接力,我们就能把信阳打造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美丽家园、游客乐园。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