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 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信阳,就是这么美


盎然荷塘
民俗表演
舞动桃花寨
便利交通

生态名片亮

本报讯(记者 李珊玲)近年来,信阳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势就是发展优势,保护生态就是保护发展,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五个信阳”中,明确把建设“生态信阳”放在重要位置。

特别是全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全市上下按照上级部署,坚持生态优先不动摇,痛下决心,迅速行动,铁腕治污,全面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新县、商城县、光山县、罗山县、浉河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新县、商城县分别荣获国家、省级生态县称号。2017年,信阳市的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五项指标的浓度值,均为全省最优。全年优良天数达276天,同比增加29天,比省定215天的目标超出61天,比全省平均水平多52天。更多蓝天白云的日子,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幸福感。

信阳市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格局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变,宣传方式已由单一化向多元化、互动化转变;宣传内容已由简单式科普向引导公众舆论、推动环境问题解决转变;宣传目标已由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向替人民代言转变。我市强化生态文明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当中,通过生态文明知识进课堂、进学校,强化青少年对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围绕打造“中国山水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和“中国中部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的目标,突出信阳山水生态特色,立足“山、水、红、茶、林、寺、根”等资源要素,坚持“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的建设理念,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决不破坏现有的生态环境。

文化显特色

本报讯(记者 梅腊腊)“这里是中原文化、楚文化、江淮文化的结合点,也可以说是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处,这是我们信阳独有的文化优势。”昨日,信阳市委宣传部外宣工作负责人这番话,让记者感受颇深。

事实也是如此,从传统的经济数据来考量,信阳在河南属欠发达地区,但是换个角度看,信阳近年来新经济发展指标在全省位于前列。所以信阳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于新的经济态势,这也是我们在发展中探索出来的道路。

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味道。首先,信阳是多元文化的结合点,是中原文化、楚文化、江淮文化的结合点,也可以说是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处;其次,信阳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信阳处于中国五个重要分界线上——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界、长江与淮河的流域分界、桐柏山与大别山的山脉分界以及河南、湖北和安徽的三省交界。信阳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地区兼具南北方的气质,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南方的温婉。再次,信阳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未来,高铁在信阳可以形成两个十字交叉,信阳是河南为数不多的既有高铁、又有机场还有河运港的城市,交通非常便利。

信阳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址历史,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淮河文化的重要源头,中原文化与楚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酿就了信阳独具特色的“豫风楚韵”。千百年的发展历程,孕育了信阳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这些要素叠加的基础上,通过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探索新的路径,包括探索旅游发展新模式,相信信阳能够后来者居上。

茶旅正融合

本报讯(记者 梅腊腊)眼下,发展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在信阳兴起。美丽信阳恰逢其时,正得其势。

信阳之美,美在其红。“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信阳是土地革命时期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是当时鄂豫院苏区首府所在地。信阳是全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信阳之美,美在其山。“山绕绿城城砌玉”。信阳地处大别山北藏,境内山区和丘陵面积占到总面积的3/4以上。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全国闻名的避暑胜地”、“万国建筑博物馆”——4A级景区鸡公山和波尔登国家森林公园,原始林海——4A级景区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A级景区金刚合西河景区,唐明两朝“国庙”——4A级景区灵山寺,集“茶、竹、禅、山水情于一体的4A级景区西九华山等自然生态景区。

信阳之美,美在其水。“城裹碧水水飞虹”。中国四大河流之一的淮河横贯信阳全境,全市河流水面达3.7万公顷,各类水库984座,是我国水库密度最大的省辖市之一,年均水资源总量90亿立方米。信阳依托水的优势,打造出有“中原第一美湖”之称的4A级景区南湾湖、“神水温泉”汤泉池、石山湖、泼河水库、香山湖等水利风景区。对茶产业而言,生态是品牌资源,良好生态下的茶叶经无形之手“点化”即可身价大增。对旅游业而言,生态是产业基础,越来越多的游人愿意为流连于茶园、寄情于山水而买单。

“十二五”以来,信阳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09亿人次,年均增长16.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5.6亿元,年均增长21.3%。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8万多人,间接从业人员15万人。2017年,信阳市规模以上的旅游村(点)达到125个,旅游和茶叶的融合,就如两种化学元素的反应,“原子”重新排列后,催生出新的机遇,将信阳的青山绿水变成了金山银山。如今,一个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文明之城,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崛起。

交通变立体

本报讯(记者 赵雪峰 丁桂玲)今天,信阳明港机场正式通航,信阳百姓终圆蓝天梦。从此,信阳实现水上、公路、铁路、航空的立体交通网。

信阳交通发达,纵贯南北的京广、京九铁路和G106、G107以及京港澳高速公路,横穿东西的宁西铁路、G312、沪陕高速公路和淮息固高速公路,在信阳境内形成三副巨大的“双十字架”,通达城乡的10条省道和密布豫南大地的农村公路网,加上稳步推进的淮河航运工程,形成了以高速为主骨架、以国省道干线为支脉、以农村公路为血管、以内河航运为辅助的综合交通网络。高铁开通后,信阳到郑州1小时,到武汉40分钟,到合肥、南京、上海都很快捷。通达的交通网络,让信阳与很多大中城市几乎进入了同城时代。

“截至目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2.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50公里,国道、省道通车里程1454公里;全市铁路通车总里程537公里;全市水路通航里程371公里。今年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4%,居全省第5位。”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作为河南三大省级物流园区之一的信阳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已形成仓储物流、机械加工配送、印刷包装、家居物流、农产品物流五大产业集群,已入驻规模以上企业达70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实现税收3.3亿元,从业人员达2.4万人。这是信阳交通利民的例子之一。

畅通的交通网络,既方便了我市群众出得去,又便利于外地群众进得来。更值得期待的是,明港机场建成通航后,不仅为信阳及周边地区人民增加了便捷的出行方式,更将方便区外的游客及商务人员前来旅游、办公,将大大带动我市的旅游业发展,极大地改善投资环境,给力经济发展。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