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齐心共圆致富梦


本报记者 李浩

10月13日,信阳发展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在全市第一个“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新县召开,百余名观摩组成员踏着青色的石板路,顺着溪水潺潺的古民渠,在民居古村落中感受旅游扶贫带动下乡村发展的新脉动。

时光回溯到35年前的信阳乡村。1983年年底,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何竹康深入信阳调研时,发现信阳41%的农户处于温饱线以下,90%的农户是“茅草房土坯墙、泥巴凳子泥巴床,除了泥巴没家当”的贫困状况。

从昔日温饱问题都难解决的极度贫困,到如今山水风情入画来的古朴村落,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撤地设市20年来,信阳的扶贫开发工作,从艰难跋涉走向历史性跨越,从解决温饱走向全面小康,在奋进中彰显力量,在攻坚时愈加嘹亮!

向贫困宣战:一场艰难“赶考” 一次满意“答卷”

这是一场十分艰难的“赶考”——

脆弱的经济基础、落后的设施条件、滞后的生产力水平,严重制约了信阳的发展进程。回望40年前的信阳农村和农民的生活现状,信阳扶贫何其难!

难在贫困程度深。1982年,徐向前元帅向中央写了一封《关于请关注老区建设的意见》的书信。信中描述,“个别地方的群众连裤子都穿不上”,徐向前元帅痛心呼吁中央关注老区建设。

难在人口数量大。1983年,信阳扶贫工作起步之时,按照人均150元/年的标准来算,统计出来的贫困人口就有257万之多,其中,41%的农户处于温饱线以下。

难在贫困难度大。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老”“少”人口偏多,贫困任务很重。“那时的农村,生活条件恶劣,长年有人蹲窝棚、住岩洞。”一位退休老干部回想起当初的贫困程度时仍然忍不住怆然涕下。

扶贫之难,如鲠在喉、重任压顶。难道这片土地只生长“贫穷”?信阳人民不信!信阳的干部不信!信阳党委政府不信!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信阳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次又一次地向贫困“宣战”。

——从1978年到1985年,信阳把扶贫重点放在扶持一家一户发展“短、平、快”种植养殖项目上,实现了救济型扶贫逐步向生产型扶贫转变,用7年时间,解决了80万贫困人口的眼前温饱问题。

——从1986年到1993年,信阳扶贫工作实现了从扶持一家一户生产向抓基地建设和服务实体转变,从解决眼前温饱向改善基础设施转变,贫困落后面貌逐步改变。

——从1994年到2000年,“八七”扶贫攻坚期间,信阳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机制,促进了支柱产业的深度开发。

——从2001年到2012年,扶贫开发新阶段期间,撤地设市时,我市制定《2001-2010年扶贫开发工作规划》,探索出以整村推进工作为主体,以培训贫困劳动力就业转移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为两翼的工作路径,稳定解决了60.73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从2013年至今,我市扶贫开发经历了片区扶贫、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三个阶段,形成了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2018年8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大别山革命老区新县正式退出贫困县,新县的脱贫摘帽成为信阳脱贫攻坚战的首份“答卷”。2018年,全市计划18.6万人脱贫,光山县、潢川县、商城县、固始县、罗山县、息县脱贫摘帽……

向精准借力:下一番“绣花功” 打一场“攻坚战”

巍巍大别山,层峦叠嶂,却也阻挡不了信阳人民打开山门、走出大山、摆脱贫困的梦想。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英勇不屈的老区人们继承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狠下一番“绣花功”,只为打赢一场“攻坚战”。

在几十年与贫困“斗争”的过程中,两个数据值得推敲:

一个是位居第四的贫困人口——我市是全省唯一一个所有县都是贫困县的地区,全市的贫困人口居全省第四位。

一个是位居第四的评估成绩——2017年我市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核查评估位列全省第4位。

“不变”的数据里,蕴藏的是信阳市委、市政府对困难群众的重视和帮扶,从来不变。

“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已经非常明确,县区和相关单位都立下了‘军令状’,军令如山、令出必行,必须严肃对待,真刀真枪、全力以赴完成既定目标。”9月25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乔新江在全市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一席话掷地有声。直面历史使命,按照中央、省委部署,市委、市政府立下“军令状”——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决战决胜之势,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绝不让一个人掉队。

“军令”在前,信阳提出前所未有的站位——“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

“军令”在前,信阳拿出前所未有的重视——今年以来,市委书记、市长到县区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50余次。

“军令”在前,信阳派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全市共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128名,全面覆盖了全市所有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建档立卡贫困村。

然而,不变却也“年年有变”,变的是针对不同的贫困群众,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

如何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市长尚朝阳在脱贫攻坚调研时多次指出,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

“扶持谁”是前提。2015年9月开始,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回头看”,开展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拉网过筛”集中核查,确保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一个不能漏、一个不能错”。

“谁来扶”是保障。为此,我们完善脱贫帮扶机制,实施“四结对”脱贫帮扶、“四协同”脱贫帮扶,确保做到结对帮扶全覆盖,不落下一个贫困户。

“怎么扶”是关键。为此信阳摸索出了独具特色的扶贫办法,实施以“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为龙头,以产业扶贫“八种模式”为支撑,以兴建扶贫车间、建设美丽乡村和开展“百企帮百村”“巧媳妇+万人脱贫”等活动为重要补充的产业扶贫格局;坚持搬扶同步的易地搬迁扶贫方式;坚持健康扶贫“3+2+N”(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贫困人口第五道医疗保障线+各地补充救助政策)的医疗保障模式;多方位并行的教育扶贫保障、住房保障和政策兜底保障。

同时,信阳还依照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等“5个办法”,产业扶持脱贫等“5个实施方案”,教育、水利脱贫等“5个专项方案”,对症下药、靶向治疗。

各县区针对拟脱贫对象的主要致贫原因和实际情况,分转移就业、产业扶贫、光伏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其他扶贫措施等9大类,详细制定拟脱贫对象的脱贫措施,做到一户一策、一户多策。

向百姓践诺:立下“愚公志” 奔向“致富路”

民亦劳止,汔于小康。在于贫困不断的抗争的过程中,信阳贫困群众的面貌、贫困村的面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一次次“大搬迁”让贫困户变成“城里人”:青山绿水掩映中,漂亮的新居拔地而起,广场、卫生室、阅览室,凡是城里有的,贫困村里都有。“承党恩建设家园,蒙政德入住新房”,罗山县高店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黄子付家贴的鲜红的对联上,是脱贫攻坚圆了“黄子付”们多年的“新居梦”。

一个个“好政策”让贫困户没有了“后顾忧”:“16多万元的医疗费用,本以为报销10多万元就没有了,政府又为我们买了贫困人口扶贫保险,还可以多报销4万多元。这样一算下来,我们自己负担的费用基本上没多少。”潢川县魏岗乡的吴国志激动地拿着一打报销单,“五道保障线”医疗救助帮了他的大忙。是脱贫攻坚,为“吴国志”们织就了健康的“防护网”。

一次次“大帮扶”让贫困户享受了“真实惠”:两个孩子读书,一到开学时,淮滨县邓湾乡罗营村贫困户刘丽梅就眉头紧锁,教育扶贫资助让她家的难题迎刃而解。是脱贫攻坚,舒展了“刘丽梅”们紧锁的眉头。

一根根“小网线”让贫困户足不出户“卖全球”:“漂的时间长了,还是想回家乡。”光山县孙铁铺镇江湾村巧媳妇制衣厂厂长邹荣霞,2014年在家乡开办羽绒服厂,借助阿里巴巴在光山县接入的农村淘宝、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资源,实现了鼠标一点,把羽绒服卖到全世界的梦想,仅光山县就有2万多名农村贫困人口依靠羽绒产业实现脱贫。

一个个“产业园”让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我这13个香菇大棚一年的毛收入有60多万元,纯利润有20多万元,带动村里40个贫困户脱贫很有信心。”商城县吴河乡漆中湾村返乡创业大学生、瑞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雷少东信心满满。“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让当年的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穷山恶水”,如今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沃土”。“优势产业+基地+贫困户”“特色产业+园区+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美丽乡村建设+合作社+贫困户”“电商+培训+贫困户”“生态补偿+公益岗位+贫困户”“易地搬迁+产业培育+贫困户”“垦荒用闲+平台支持+贫困户”,信阳产业扶贫“八种模式”,强势精准“拔穷根”,在全国广受关注。

“党的惠民政策好,农民始终忘不了;免了农民农业税,历朝历代没做到;农民种粮直补多,国家实行了新农合……” 新县箭厂河乡方湾村村民方四新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通过各种政策帮扶脱了贫,方四新母亲吴秀莲,唱起了自编歌曲《共产党政策好》,歌声响彻大别山……

歌声颂脱贫不仅仅是因为党的政策好,更在于政策的执行要彻底。8月30日,市委副书记刘国栋主持召开全市脱贫攻坚8月份督查巡查通报会,他号召“各级各部门要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咬紧牙关不放松的韧劲、闯关拔寨不歇气的拼劲,把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彻底整改到位,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多年来,在与贫困不断斗争的过程过程中,信阳形成了一个切实有效的工作理念,那就是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扭住提升脱贫质量这个关键,持续推进责任、政策、工作“三个落实”;抓牢了一个切合实际的工作抓手,那就是以作风攻坚推进脱贫攻坚,强化过程管理,坚持每月一督查、每月一通报,紧盯不放,压茬推进;找到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作方法,那就是产业扶贫“多彩田园”、“巧媳妇+”工程、金融扶贫、旅游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交通扶贫多措并举。

从2013年年底,我市进行新一轮建档立卡,五年我市脱贫70.5万人,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贫困发生率从10.88%降到3.69%。2018年,我市还将计划18.6万人脱贫,光山县、潢川县、商城县、固始县、罗山县、息县脱贫摘帽。

大别山区的脱贫进程中,一片片产业园、一条条公路、一幢幢新居,都镌刻着贫困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的笑脸,书写着信阳这场反贫困战争的精彩。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信阳人民必将攻坚拔寨不歇气,振奋精神打好打赢脱贫攻坚的关键一仗,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步前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