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令菊 通讯员 曹良刚
本版摄影:李代龙 杨绪伟 曹良刚 彭涛
商城县产业集聚区成立于2007年,距离县城17公里,处于宁西铁路、沪陕高速和G220的交汇地带,规划面积11.7平方公里,是全省首批确定的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主导产业为食品加工和装备制造。该产业集聚区2016年3月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一星级”产业集聚区,2017年完成产业增加值46.8亿元,在全省产业集聚区中排名第95位,较2016年上升37位,在全市产业集聚区中排名第二位,并荣获“河南省最具竞争力产业集群”金星奖。
近年来,商城县产业集聚区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抢抓国家政策和产业转移机遇,坚持“内培外引”并举,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以实施倍增计划为突破口,以企业提质增效为主方向,围绕主导产业持续延链补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弘扬企业家精神,努力促进园区非公经济发展,整体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战略支撑点。
扩容增量做“加法” 增强园区竞争力
日前,在商城县产业集聚区重点企业“倍增计划”现场办公会上,商城县长周哲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目标是选择一批创新能力强、极具发展潜力的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的培育方式,集中各项政策资源给予重点支持,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积聚资源。”
按照这个目标,山信集团、开源环保、葛洲坝兴业商城再生资源、明鑫纸业、中原制鬃、睿讯实业、中科钢构、商禹机电、和盛农业、锐满科技、大明电缆、予之龙户外运动器材等12家企业纳入“倍增计划”重点培育企业。
“我们集聚区自成立以来,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深入开展集团化、体系化招商引资工作,围绕食品加工和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增强产业集聚效应,不断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持续扩大经济总量。”商城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余本军微笑着介绍。
据了解,商城县产业集聚区累计入驻规模以上企业达65家,与三年前相比增加了13家。截至8月份,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4.66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6.4%,同比增速10%;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8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位,同比增幅30.7%;产业集聚区新落地建设项目11个,正在洽谈准备落地项目10个。
“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我们正抢抓国家证监会支持贫困地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的政策机遇,引导入驻企业加强与央企和上市企业合作,加快进入资本市场步伐,实现转型提质高速发展。”该县政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该园区中周物资公司与央企葛洲坝集团合作,成立葛洲坝兴业再生资源公司,2018年前10个月实现税收收入1.82亿元,是全市纳税上亿元的三家企业之一。山信粮业与上市公司雏鹰农牧集团合作并购,计划于3年至5年内推动上市。开源环保集团公司正积极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对接合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力争于2019年实现企业上市。
另外,为了强化承载能力,优化产业布局,该产业集聚区还规划建设了环保产业园、食品产业园、静脉产业园、物流产业园、创业孵化园等专业园区,提高产业集聚度,全力打造食品加工和装备制造两大百亿级专业园区。
去次汰劣做“减法” 提质增效促发展
商城县产业集聚区在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还非常注重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式改造提升。
据悉,山信粮业公司正积极搭建质量追溯信息化平台,开展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形成上下游产业食品质量安全可查询、可控制、可追究的追溯体系和责任机制。开源环保公司依托省级水处理装备研究中心,研发生产相关联的节能环保产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目前已为国家编制行业标准6项,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科技攻关项目。葛洲坝兴业再生资源公司年加工废旧金属达70万吨,在提升加工能力的同时,降低了能源消耗,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多年来,公司一直很重视水处理技术研发,只有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才能真正使开源品牌走向世界。”开源环保集团董事长杨允鑫说。
据了解,该产业集聚区还着力构建绿色化工业发展格局,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监察,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该产业集聚区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整改,切实从源头做好把控;并加强节能专项监察,对不符合能耗限额标准要求的企业,依法执行阶梯电价和差别电价政策,要求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建立企业用能档案和节能目标管理制度,对企业废水、废气、废渣定期抽样检测,确保达标排放。
该园区还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政府管理、市场运作”的原则,采用BT、BOT等多元化投资模式,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引导中小型企业进入标准化厂房进行生产经营。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厂房12栋,入驻企业5家。为充分利用园区土地、厂房等资源,该园区还建立土地收储平台,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土地储备,对国家政策予以取缔高耗能、高污染性企业和经营不善、破产企业占地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建档立册,科学安排区内瑞禾食品、鸿鑫科技、星河众工等10余个新上工业项目入驻,盘活了3万余平方米的闲置厂房。
转型升级做“乘法” 扶优育强壮筋骨
“我们大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施企业倍增计划,坚持食品加工和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不动摇,在全力支持山信集团、开源环保、葛洲坝兴业商城再生资源、明鑫纸业4个骨干企业扩容壮大的同时,支持中原制鬃、睿讯实业、中科钢构、商禹机电、和盛农业、锐满科技、大明电缆、予之龙户外运动器材8个重点企业发展提升,推动企业实现规模与效益双倍增。”周哲信心满满地说。
2016年,在商城县的积极努力下,葛洲坝集团在商城产业集聚区内原中周物资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合资组建葛洲坝兴业商城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这是该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
据该公司总经理周兵介绍,公司总投资已达3亿元,拥有专用加工、仓储场地100亩,专用加工、运输设备近50台(套),具有完备的废钢铁收购、分拣、加工、配送体系。在河南、山西、安徽、广东等多省份建立有废旧物资加工点,与宝钢、鞍钢、武钢等国内20余家大中型国有钢厂及山鹰、金凤凰等大型造纸企业建立有合作关系,公司年加工、配送废钢达60万吨、废纸20万吨、废有色金属3万吨。
开源环保公司今年上半年新签订PPP污水治理项目11个,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比2017年同期增长了160%,今年新上项目的产品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销售额增长迅速,上半年销售额达4000万元,占设备销售总额的36%;葛洲坝兴业再生资源公司今年前十个月完成加工销售废钢5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9.6亿元,上缴增值税1.82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税收1.9亿元,目前公司正在规划建设集废钢破碎、废车车解、废旧塑料收购(预计每年1万吨回收量)、物流四大板块于一体,占地面积271亩的静脉产业园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至100亿元,年税收可达10亿元以上;明鑫纸业公司前7个月已缴税近200万元,预计全年可实现税收300余万元,较2017年150万元相比真正实现倍增。目前,园区纳税超亿元企业1家,超千万元企业1家,超百万元企业4家。
优质服务做“除法” 园区发展有保障
据悉,该园区着力优化政策环境、发展环境和服务环境,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切实消除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商城县工业发展的意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和城投公司、担保公司杠杆功能,设立专项产业基金,利用产业基金、投资基金、银行信贷、地方政府债权、社会资本,消除产业集聚区发展融资难问题。
该县还成立企业服务办公室,建立健全了首席代办制度、领导联系制度、“零阻碍”制度、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和“一周办结制”等,对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落地、一位领导分包、一班人马服务、一套机制保障”的“四个一”制度,每周一召开重点项目建设攻坚周调度会,积极为企业发展和项目落地排忧解难,搞好服务;每月对辖区企业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建设信息平台,完善就业公共服务,适时发布人才需求信息,为广大求职者和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定期组织辖区企业联合开展人才招聘活动,为企业招工和劳动力求职搭建桥梁。近年来,共为聚集区各类企业输送员工近万名,消除企业用工难问题。
“围绕‘放管服’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积极探索,主动作为,有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放’出了动力和活力、‘管’出了公平和秩序、‘服’出了便利和品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该县政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该县还采取有力措施,整合审批服务流程,规范审批服务标准,大力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大大提高了审批服务效率;并强化行业监管,建立健全监管体制、机制,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对新兴产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改进在推进改革过程中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严禁发生部门“踢皮球”,让企业群众办事“来回跑”的事件,消除企业办证难问题。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如今,商城县产业集聚区正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风雨兼程,砥砺奋进。2018年1月至8月,该县产业集聚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达10%,增速位居全市第三位;新增固定资产亿元以上项目20个,位列全市第三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0.7%;累计实现税收收入1.9亿元。
“未来,商城产业集聚区将继续发力打造主导产业集群,将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打造成为豫南地区两张靓丽的名片。”商城县委书记李高岭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