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凌云 见习记者 韩坤灿 文/图
“要说这‘阳光村务’平台,真的是咱们老百姓办事的‘绿色通道’,许多困难足不出户就能快速解决,真是阳光又便民!”近日,家住浉河区金牛山街道和孝营社区的居民周建感慨地对记者说。不久前,周建在“阳光村务”微信平台上留言反映社区路边垃圾无人管理。接到留言,金牛山街道立即与和孝营社区联系,核实情况后社区干部迅速赶到,及时清运了垃圾,并规范卫生管理制度,使得社区环境大大改善。当街道再次通过电话询问时,周建回答:“问题已经及时解决,非常感谢‘阳光村务’!”
千头万绪一针穿,像这样依托“阳光村务”快速为民解忧的例子还有很多。按照市纪委统一安排部署,浉河区致力于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通过“阳光村务”平台建设,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随着一条条留言的及时回复,一件件问题的快速办理,在“阳光村务”平台的推广和应用中,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加强,基层党风政风也随着“阳光村务”信息平台的不断完善发生了润物细无声的变化。
心中有阳光 笑意自盎然
王凌云
晒权、监权、维权,村级事务公开化、权力运行规范化、群众维权渠道畅通化,如此,百姓便成了“知情人”,干部就做了“透明官”,群众自然成为“监督者”。“阳光村务”拆除了干部群众的“隔心墙”,让老百姓心里有了明白账。
群众满意是最大的政绩。记者在浉河区部分乡镇和街道实地采访中深切地感受到:随着政务公开化、政策透明化、沟通畅通化,“阳光村务”微信平台已逐渐成为连接干群的“连心桥”,成为医治疑难杂症的“解忧药”,成为温暖千家万户的“暖心贴”!
了解多了、沟通畅了、心里明了、矛盾少了,监督更有力,权力更规范,政策更透明,群众获得感自然逐步提高。
基层群众的冷暖有人关怀,涉及民生诉求有人过问,百姓心底的愿望有人倾听,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俯拾即是。
民心凝聚方能干群同心,干群同心基层工作开展自然顺利,人民政权必会更加巩固。
这是“为民执政、执政为民”的良性循环。
写在群众脸上的幸福最真实,若问老百姓的笑脸从何而来?答案就是:心中有“阳光”,笑意自盎然!
把“民心工程”办好抓实
“‘阳光村务’使得监督更有效、用权更规范、民心更凝聚!以‘互联网+监督’模式,实现对村务即时、精准、全天候、无死角地监督,用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倒逼‘最后一公里’的打通,让基层党员干部对权力‘敬畏’,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我们要努力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好、办实。”浉河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察委主任何怒涛说。
致力于“最后一公里”的打通,浉河区高度重视“阳光村务”平台建设。据了解,该区纪委第一时间把市纪委现场会精神要求向区委主要领导汇报,并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区推行“阳光村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动员会议,选调专业人才成立了“阳光村务”信息中心办公室,制定了规章制度,明确了要求,细化了分工,为“阳光村务”推行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为了将好事办好,充分发挥“阳光村务”平台的作用,5月3日,浉河区纪委组织17个乡镇街道纪委书记和相关局委负责人到商城县实地观摩学习了“阳光村务”工作;6月1日,组织召开了全区“阳光村务”工作研讨交流会,各乡镇办进行了交流发言,总结经验,查漏补缺;6月24日,区纪委组织全区34名“阳光村务”乡级管理员,开展了上传录入工作培训会,提升了乡级管理员的业务能力,进一步推动全区“阳光村务”工作深入开展。
有标准,有要求,才有规范。为确保上传数据资料的准确、完整,浉河区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小微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图再次逐一梳理、归纳,制定了《浉河区“阳光村务”公开目录及标准》。同时,区纪委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再次组织17个乡镇办开展了“三资”清理核查工作,为全区“阳光村务”平台按时上线打下了基础。
“平台建立不是一蹴而就,信息资料需要不断更新。我们分片区组织成立4个检查组,主要领导亲自带队,采取‘一拖四’模式,通过听汇报、实地查看线下档案资料以及宣传推广,对全区17个乡镇街道‘阳光村务’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全区通报。”浉河区纪委党风政风室主任卢永说。据了解,浉河区目前已下发通报4期,累计通报单位20余次,有力地推进了“阳光村务”工作的开展。同时,区纪委“阳光村务”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对各乡镇办上传录入的数据信息实时监督,严格把关,对达不到标准的数据资料要求重新整改上传,确保上传数据资料的准确度和完整性。目前,全区共上传基础资料1万余条。
任务在于落实,责任在于担当。该区纪委制定了投诉建议及留言事项办理流程图,将群众投诉及留言按照业务内外分门别类转交区纪委监察委信访室和区信访局等部门办理,定期查看办理进度和质量,督促相关部门高效快捷、保质保量处置好群众的投诉建议,并登记造册,设立台账。截至目前,该区“阳光村务”平台共收到群众投诉165起,已办结124起,正在办理41起;群众留言538条,已回复或办结356条,正在办理182条。
让“阳光村务”温暖民心
最近,浉河区游河乡笃祜店村村民个个笑逐颜开。“你不知道,以前这条路灰尘漫天、大窟窿小洞洞、坑坑洼洼高高低低,我每天开车接送孩子上学都心惊胆战,一辆面包车用了两年就毁了。如今,这条路修好了,真是让人欢喜!”村民张厚红向记者提起的这条路,全长8公里,是笃祜店村通向312国道的主干道。事情还要从今年7月份说起,靠修理和销售家电为生的笃祜店村村民刘家群偶然关注了“阳光村务”微信平台,并留言反映:“村里道路被石子场的大车轧坏,坑洼不平,我几次骑三轮车差点儿摔倒,车上的货物和家电也多次摔坏,为此,想请有关部门将路尽快修好,保障群众出行。”未曾想,时隔一个月,施工队就来了,从8月底开始施工至今,仅花了一个多月的功夫,一条平整宽敞的水泥路就修好了,如此高的效率让刘家群不禁向记者感慨:“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事情办得这么快!‘阳光村务’真是太好了,我真是满意,特别满意!”
“‘阳光村务’为百姓办事,我留言后第三天镇土管所就来看我的田地,虽然问题解决还需要一定过程,可是我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回复和解决问题的希望,对此,我很满意!”吴家店镇杨河村草塘组村民刘富生长期在外务工,前段时间他反映自家河边土地被洪水逐步冲毁希望得到解决,镇土管所立即现场勘察,并给予“镇、村将积极向上级争取财政、土地、农开、扶贫等资金对河岸护坡进行加固建设、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回复,对此他十分满意。
“为多年的低保被取消,我和妻子差点儿要去上访,没想到打开‘阳光村务’平台,一查就查到了政策,这下我们心里的石头一下子就没了,真的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和这便民的好平台!”五里墩街道民族社区居民王金柱说。
“阳光村务”解民忧,“阳光村务”便民行,“阳光村务”更暖民心。
“我要给‘阳光村务’平台点个赞,给咱们的村委会点个赞!以前村务不公开,俺们心里一点底儿也没有。关键是,群众的困难没处说,现在这一切都不一样了,眼下我老了,眼花了,但是心里却‘明着呢’!”点开村里智能化“阳光村务”立体平台,东双河镇村民易顺荣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打开平台,群众办事的流程一目了然。基于咱们村前期‘一征三议两公开’和‘小微权力’整治工作扎实推进,现在大家都想着怎么把咱们村变得更好更美。我们村部亮化美化全部得益于干部群众自愿出资、出力。如今,‘阳光村务’平台上,投诉留言的少了,关注发展的多了。你看,这是村里的个体工商户冯坤通过关注‘阳光村务’查看到贫困户刑万贵的信息后,主动要求与其签订帮扶脱贫协议,以永久提供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东双河镇何塆村村干部万小红介绍道。
将“阳光”洒进千家万户
在推广“阳光村务”微信平台中,浉河区采取多种举措,让“阳光”洒进千家万户。
“请您扫一扫!”最近,老城街道胜利社区党支部书记徐宁见到前来办事的群众都会这样说。“‘阳光村务’平台起到了‘连心桥’的作用。现在只要来居委会办事,无论大小事基本上都可以在平台上找到介绍信息,这个平台方便群众掌握政策信息,也方便我们掌握社情民意。”徐宁介绍。
有了关注,才能有公开;家喻户晓,才能真正惠民便民。
“以前还真不知道,我想办60岁老人独生子女奖扶,扫扫楼道里的二维码就查到了办事流程,这个平台实在太方便了,我要推荐给小区里的邻居们!”五里墩街道民族社区居民李奇想高兴地说。
“商户门前的LED灯、中心学校的家长群、每周五的‘民族大舞台’、社区‘大走访’等都是我们宣传‘阳光村务’的平台和契机。”提起五里墩街道“阳光村务”微信关注率全区第一的成绩,街道纪工委书记张夏威介绍。
二维码,在城区进社区,在农村也要进家门。“全镇25个村、居委会统一制作台式二维码标签,印发宣传单3000多份,同时在镇村两级微信群、公众号上传二维码和操作流程,开展集中式宣传;结合脱贫攻坚入户走访,平安建设提‘两率’大走访等契机,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宣传;利用农村逢集时间节点发放宣传资料、张贴二维码公众号……”浉河区董家河镇纪委书记余泓向记者介绍“阳光村务”微信平台宣传推广经验。
为做好“阳光村务”的宣传推介,浉河区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突出“三式”宣传。即“集中式”宣传,就是利用群众大舞台、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举办大型文体娱乐活动,吸引群众积极参与,提高“阳光村务”关注度;“针对式”宣传,即针对农贸市场、商铺超市、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在人流量大的重点时段,通过发放宣传彩页、张贴宣传标语和设置二维码台签等形式宣传推广“阳光村务”公众号及其功能;“体验式”宣传,即各乡镇结合脱贫攻坚大走访,组织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深入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宣传,现场体验教学,手把手教会群众操作平台功能。同时,区纪委对各乡镇办微信关注量每天一排名,对宣传效果不明显的单位进行通报,切实增强了宣传推广力度。
政务公开化、信息透明化、监督民主化、诉求畅通化,浉河区随着“阳光村务”的进一步推广,阳光普照,民心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