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冉
“意毛,这是刚从山上打下来的柿子,你快来尝尝!”10月的初秋,空气中夹带着丝丝凉意,走在新县周河乡西河湾的石板路上,邻家大姐韩幼聪声声乳名的呼唤把张思恩拦了下来,硬邀他尝尝这鲜甜的野味。当年在他的动员下,韩幼聪在村里开办了农家乐,一年10万元的收入让原本捉襟见肘的家庭过上了红火的日子。
一切似乎还像儿时一样,一切又大不一样。乡音乡情依然浓郁,在村子里走走停停,环顾眼前的青砖黛瓦、潺潺流水,时不时偶遇慕名而来的游客,张思恩内心的欢喜直达双眸,这样的寻常日子正是他20年来期盼已久的。
曾经的西河湾完全处在沉睡之中。进村的山路被灌木丛覆盖,轿车开进去被划得伤痕累累,荒芜多年的旱厕、牛棚遍布,民房长久闲置,残墙林立。直到2013年年底,西河湾还有贫困人口115户403人,占全村人口的32.97%,是远近皆知的省级贫困村。
在西河人眼里,张思恩是第一个从大山里走出去的“农村娃”,也是第一个把轿车开回乡里的“城里人”。1991年,全国掀起务工热的浪潮,张思恩和众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一起踏上寻梦之旅。20年光阴流转,已经成为两家建筑装饰公司老总的他,每次走在异乡的山水里,都不禁想起家乡的一隅。他说:“家是我的根和魂,城市里呆的时间越久,就越想念西河的静谧。”
张思恩愈来愈浓的思乡情结,在2013年8月有了“释放”的机会:新县发起“英雄梦、新县梦”的规划设计公益行活动,倾力打造红色历史、绿色生态、古色乡村三条精品旅游线路,西河湾因此被列入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项目,张思恩作为志愿者之一,担任起西河大湾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联络员,共同为西河设计规划出谋划策。这一次,乡愁这一张船票,让张思恩毅然决然放弃北京的事业,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中来。
西河嬗变之旅就此展开。张思恩联系了村里6名在外成功人士,筹资680万元,于2014年1月成立了西河农耕园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当选为理事长,鼓励群众以闲置的山场、耕地、房屋入股并参与分红。
万事开头难。村民张孝祥还清楚地记得当初张思恩为了劝他留下创业时发生的趣事。
“当时我已经买好南下广东龙川的车票,对我来说在外一年打工能赚2万元就已经知足了。临走的前一天,思恩找到我,劝我留在家里搞农家乐,为此还偷偷藏起了我的车票,他说如果挣不到2万元,就把钱补给我,再买张车票送我去龙川。”张孝祥笑着说,如今一年下来,他的农家饭庄年收入20多万元,节假日一天就能上十几桌。在韩国务工的儿子也回到家中帮忙张罗生意,一家人日子过得比蜜还甜。
“刚回西河湾时,村子里只有30多人,大多是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劳动力是个大问题。”张思恩回忆,为了鼓励更多人留下来建设西河,他和合作社的几位负责同志几乎跑遍了每家每户。
就在几天前,放弃50万元年薪辞职回乡的匡建新找到张思恩,想在老街上开一家信阳毛尖体验店。张思恩十分支持,在跟合作社的几位负责同志商量后,决定将门面房租赁给他并免收两年租金。“乡村建设应该让年轻人多回来,只要愿意为家乡奋斗,我们都张开双臂欢迎。”张思恩说。
在张思恩的引领下,西河湾村民广泛参与、广泛受益,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物质和精神“双扶贫”的功效。农家乐、民俗宾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村民利用特色农家小院陆续办起农家乐和民宿酒店38家,每年黄金周可接待游客8万至10万人次。除此之外,合作社先后流转山场、耕地4800余亩,大规模发展油茶观光园、水稻观光园等生态农业,如今全村已有149户388人纳入合作社,今年年底即可领到分红。
西河湾的发展也让村民们的手艺有了用武之地:根雕师傅在家门口开起了工艺品店;做观音豆腐的大姐把豆腐凉调后卖给游客就能挣钱,昔日落寞的村庄焕发生机。如今,西河湾已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先后斩获“最美历史文化古村”等多项殊荣,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300多人返乡创业、就业,现已实现整村脱贫。
10月中旬,张思恩邀请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设计团队将再次来到西河村,为未来的民宿精品度假区绘制蓝图,一个流淌着乡村血液、寄托着乡根乡魂的梦里老家正在缓缓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