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瑜 余强)“缠访闹访可不行,黑恶势力要严惩;监督‘探头’满乡村,争做守法好公民……”“小龙虾养殖技术的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低温肥水……”日前,新县槐店村的“幸福大讲堂”又一次开讲,铿锵的快板、科技的声音在山村回荡。
“去年幸福大讲堂,我登台反映戴畈村金边桥修好后桥两头没硬化连接,成了‘景观桥’,半个月后就动工,很快搞好了,幸福大讲堂还真管用!”戴畈村的村民老石说。不仅如此,全县通过排查发现类似“景观桥”27座,经过整修,全县“景观桥”变成了“连心桥”。
2017年以来,新县纪委监察委率先在陡山河乡槐店村探索开展的“幸福大讲堂”活动获得群众广泛点赞。随后迅速在全县范围铺开,让县、乡、村党员干部走到乡村一线,在村头广场、群众院落、门前树下,以三句半、快板、舞蹈、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把“科技”“文化”“政策”融进节目送到村头,基层干部宣讲精准扶贫、扫黑除恶、乡村振兴政策,解析信访和违法违纪案例,宣传十九大精神和法律知识。同时,让乡村干部和群众走上讲台,坚持“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人讲自己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实现干部群众沟通“零距离”,成了解决乡村问题的“金钥匙”。
据统计,全县开展“幸福大讲堂”2000余场次,覆盖17个乡镇(区、街道)206个村(居委会),参与干群20万余人次,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983件、化解矛盾纠纷19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