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勇
编者按:仲秋红城,万众欢腾。今年8月1日,河南省政府常务会议批准新县退出贫困县。8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告新县成功脱贫摘帽。新县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党建引领是关键,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始终让党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高高飘扬,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A堡垒筑牢在基层 提升基层组织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新县基层党组织构筑的一个个坚不可摧的脱贫攻坚“桥头堡”,守望着“多彩田园”。
——压实党建主业主责。在推进“严乡强村育新计划”的基础上,新县结合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回头看”工作,创新开展乡镇党委书记谈“党建+”活动,通过公开亮承诺推进工作落实;开展“组织部长对账单”活动,定期调阅点评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纪实手册,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量化打分排名,压实乡镇党建责任。“实行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纪实管理,推行‘五账工作法’,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我们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的第一责任人责任,还教会我们怎样抓基层党建。”新县千斤乡党委书记张彬真切体会到了实施“严乡强村育新计划”的好处。
——建强村级“两委”班子。为建强村级班子,该县抓住村“两委”换届选举契机,新调整村党组织书记70人、村(居)民委员会主任92人,在年龄、学历和综合能力等方面较上一届进一步优化,80后、90后“能人”支书、主任成为村干部队伍的生力军;组织206名新一届村级党组织书记开展了三天的集中培训,提升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履职能力;开展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亮思路、亮举措、亮形象”工作,对新任的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全面问效;加强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及时重新调整充实村级后备干部443人,着力解决村级组织后继乏人问题。“我们乡共12个村1个社区,今年村‘两委’换届共换了7个村党支部书记、9个村主任,全乡村级班子明显年轻了、能力明显强了、精气神和干劲上来了,现在村里各项工作比以前推进快多了。”谈到村班子建设,该县箭厂河乡党委书记胡冕信心十足。
——狠抓软弱涣散村整顿。结合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回头看”“后评估”行动,该县着力开展了软弱涣散村和后进村党组织排查整顿工作。全县排查确定2个软弱涣散村、15个后进村;明确1名县处级领导包村跟踪指导,每月到软弱涣散村和后进村开展工作不少于2次,稳步推进整顿工作。落实“一编三定”要求,推行党员积分量化管理,激发党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主战场奋力作为。大力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在抓好12个省定试点村的基础上,县财政投入3250万元发展资金,覆盖全县73个贫困村和106个非贫困村,探索建立扶贫车间、入股分红等方式,建成产业扶贫示范基地189个、扶贫车间48个,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
——开展“四面红旗”评选。该县坚持政治激励、经济奖励、政策支持“三同步”,创新开展了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四面红旗支部”评选表彰活动,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每评选上一面“红旗”,支部书记每人每月上调500元工作报酬,其他村干部上调300元,营造了比学赶超、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同时,县财政分别设立10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扶持和奖补特色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让村干部干有尊严、村级发展有希望。
“今年我们村党支部既评上基层党建红旗支部,同时还被评上了脱贫攻坚红旗党支部,不仅觉得很光荣,而且我每个月工作报酬一下子又多了1000块,现在的干劲更足了。”说起“四面红旗”党支部评选表彰活动,八里畈镇长岗村党支部书记刘时宏难掩满脸的激动。8月26日,新县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暨县委工作会召开,会上隆重表彰了第二批40个“四面红旗”党支部,长岗村党支部是其中之一。
——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2016年3月,新县县委组织部在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中创新实践,将吴陈河镇集中连片的阳土墩、杜洼、章墩等三个贫困村党支部,以及阳土墩村茅屋冲家庭农场党支部等四个党支部联合起来,建立吴陈河镇脱贫攻坚综合示范区联合党总支,以此引领,大力实施党建扶贫,充分发挥党建“引擎”作用,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凝聚决战脱贫攻坚合力,实现抱团发展、联动式脱贫,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八里畈镇长岗村党支部与该县税务局机关支部、长岗村大地茶叶党支部联建,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将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不仅构筑起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还为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大地茶叶公司党支部书记李学成谈及支部联建带来的新变化时,他脱口而出5个字:“责任更大了!”今年7月,在该村脱贫帮扶单位新县税务局的推动下,不仅将支部建在了脱贫产业上,新县国税局、长岗村和大地茶叶公司三方的党支部还正式签署了联建协议,将之前行之有效的做法用文字固定下来,构建了以党建合力引领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
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目前,新县通过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运用“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抱团”发展特色产业的做法,在实践中发挥巨大效应。先后建立的4个市级“育新”示范点,引导22家企业和9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村党组织结成帮扶对子,开展种养殖合作、山场承包、土地流转等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60余个。
B干部下沉到一线 汇聚攻坚合力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新县把脱贫攻坚主战场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大舞台,通过管好用好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科技特派员“四支队伍”,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帮扶力量的全覆盖。
该县先后选派200名第一书记、179个驻村工作队与贫困村结对帮扶,帮助所驻村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开展“万名干部帮万户”行动,组织6000多名党员干部与1.2万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选派96名科技人员到贫困村帮扶发展产业、推广技术、培训人才。
——严管厚爱激励加油干。该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的意见》等文件,细化“四支队伍”职责任务,建立督查问责制度。县委成立8个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组,常态化督查暗访,结果计入干部实绩档案和单位年度脱贫攻坚成绩,以明责督责倒逼干部担当作为。健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建立“五天四夜”工作制、工作纪实、每日考勤、观摩评比等制度,常态化运用实地督查、暗访检查、电话抽查、社会调查、微信核查的“五查”方式,以严管求实效。同时要求全体帮扶责任人一三五开展业务工作、二四六下村入户帮扶,切实压实帮扶责任、发挥作用,并树立在一线选干部、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因脱贫实绩突出,该县3名乡镇党委书记被推荐提拔为县处级干部,27名第一书记、37名帮扶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此外,该县在举办第一书记报告会、“扶贫模范巡礼”等活动中,评选表彰了10名“新县扶贫模范”,推荐24名第一书记获省市表彰。
——领导率先垂范领着干。在创新开展“昼访夜谈”活动中,该县处级领导和乡科级党政正职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和督促作用,每月驻村住户2次以上,带动乡镇干部、驻村干部坚持“五天四夜”,抓好“访、谈、做、引”四项工作,集中查问题、抓整改,督促、协调解决脱贫项目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中的难题,竭尽全力帮助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把脱贫的责任、为民的举措、精准的举措落到实处。
县委书记吕旅在周河乡西河村座谈时,有村干部和群众提出一些兜底对象虽然享受了兜底政策,但家里其他人又不符合兜底条件,仍然脱不了贫;有的贫困户上有老、下有小,虽勤快肯干,但缺技能、收入低,怎么算账也脱不了贫……了解到这些问题,吕旅及时安排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深入调研、分类统计,出台贫困户分类管理的相关政策,细化在产业扶持、指导就业、兜底救助等方面的帮扶方案,使帮扶措施更加精准、政策更加集中,让贫困户得到更多的保障、更多的实惠。
吴陈河镇章墩村79岁的离任老党支部书书郑清义感慨地说:“县领导在村里吃住,多少年没见了,现在领导这么重视基层,我这个老党员虽然退休了,思想和干劲一定不能退步了。”
——干部主动奉献抢着干。在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下,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到贫困户家中开展“吃一顿饭、干一次农活、办一件实事、宣讲一次政策、制定一份帮扶计划”的“五个一”活动。每周二、四、六,机关党员干部全部深入到所有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家中,广泛开展“大走访、大宣传、大帮扶”“幸福庭院、清洁家园”“红细胞”和“圆梦微心愿”志愿服务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一件件小事架起了干群连心桥,得到群众普遍信任和赞誉,激发了群众主动脱贫的干劲,密切了干群鱼水关系,形成了“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局面。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党员干部开展帮扶活动1万余场次,走访群众6万余人次,听取意见建议7000余条,为基层群众办理看病就医、子女上学、介绍务工、房屋修缮等实事2.2万余件。
泗店乡邹河村68岁贫困户朱金月,感受到新时代的新变化、感恩于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好政策,真诚地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说要积极向党靠拢,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C政策宣讲到家门 激发内生动力
治穷先治愚,扶贫要扶志。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新县坚持把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创新一系列活动载体,把政策宣讲送到家门口,送志气、送信心,把贫困群众的心焐热、劲鼓起,在“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进一步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自力更生、自主脱贫。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广泛传播新思想。该县依托村级活动场所作为学习主阵地,挂牌成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利用“农家书屋”、村级远程教育站点等资源,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集中学习,并邀请领导干部、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农民企业家、致富能手等组成讲师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具体真实的数据、生动鲜活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宣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扶贫政策,宣讲产业发展技术技能等。
郭家河乡湾店村,是“信阳市道德模范”“最美信阳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张爱华的家乡,这里的“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房间不大、亮点不少,墙上制度版面整齐划一,屋内课桌整整齐齐,门前红色印记文化长廊内容丰富,张爱华经常在这里为大家讲习授课。郭家河乡党委书记李涛说:“讲习所跟传统的培训班、夜校不同,它的特点是‘讲’‘习’并重,不仅宣讲政策理论,更注重实践环节,通过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受益,起到凝聚民心、开启民智的作用。”
——“幸福大讲堂”吹响奋斗集结号。该县把村头广场、群众院落、门前树下变成宣讲阵地,让已脱贫贫困户、致富带头人、“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登台讲故事,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充分发挥榜样力量,用身边事示范带动身边人。
“现在党和政府又是教种植养殖技术、又是发放分红的,国家那么好的政策,不能有点困难就伸手,我们不给政府添负担,只要自立自强,不当懒汉,困难都是暂时的,谁都能脱贫。”在陡山河乡“幸福大讲堂”上,李湾村的贫困户李富远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经历。李富远的妻子1981年患上青光眼,靠着种家里的几亩田和就近打些零工,将自己的三个儿女抚养成人,照顾妻子多年无怨无悔。
——“幸福驿站”成为脱贫加油站。该县坚持“布局合理、统一标识、面积适宜、便于管理”的原则,在各行政村依托村级活动场所或辖区内现有的超市、便利店建立“幸福驿站”,村级党组织定期开展评比活动,统一标准、分值,对产业发展、政策知晓、清洁庭院、投身公益、孝善敬老、移风易俗等10大类项目进行评比,奖励积分,群众随时凭积分到“幸福驿站”兑换领取粮油、衣物、日常用品等生活物资。“幸福驿站”建成后,农户通过自己的行动获得积分兑换商品,由“被动接受帮助”转变成“主动赚取商品”,摒弃了过去“不劳而获等帮扶”的思想,等靠要的思想没有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杜洼村贫困户杨秀珍用积分换了一瓶花露水,在登记领取奖品时,她开心地说:“尊老爱幼、勤俭节约、保持卫生这些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现在有了这个‘幸福驿站’,干好这些事还能换积分、换百货,真是让人开心!上次我被评为‘最美杜洼人’,得了奖牌、拿了奖品,还加了20分积分,真是有荣誉又有奖励,现在大家伙都憋着一股劲,要多干事、多答题、多挣积分呢!”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县通过行之有效地措施夯实基层党建,建立起了一支撤不走的扶贫队伍。同时,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强了,党员干部作风更好了,人民群众的信心更足了,党建活力有效地转化为攻坚动力,真正以高质量党建保证高质量脱贫,让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