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 事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合一


晏 然

(接上期)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在人们心里播下种子,才能生根、开花、结果,才能转化为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要把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讲清楚,引导人们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认知认同不仅要体现在理性认知上,也要反映在情感认同上。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这就需要找准宣传教育同人们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点,加强教育引导,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做到深入浅出、情理交融。

思想观念只有落实为具体行动,达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凸显价值。

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强化法治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中共中央印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强调,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对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这一举措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将使法律法规更好体现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公民的价值准则,成为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制度保障。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引导人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潜移默化中常为小善、修身立德。把家风建设作为重要抓手,运用生活化的场景、日常化的活动、具体化的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

(未完待续)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