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周州)截至8月20日10时,市纪委“阳光村务”微信平台关注量突破百万大关,有102万余人。这一数量仍在持续“走高”。
今年以来,市纪委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对村级“小微权力”进行综合治理的基础上,把“互联网+”引入监督,打造“阳光村务”微信平台,构建村级事务日常监督常态化新机制,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微腐败”。“阳光村务”微信平台涵盖全市237个乡镇(街道)3453个村(社区),实现了全市乡村全覆盖。
“阳光村务”微信平台以行政区域地图形式,把市、县、乡标识出来,可以在平台地图上查找全市任何一个村。进入村级界面后,显示该村组织建设、便民服务、集体经济、民生公示、三资管理、项目公示、决策公示、脱贫攻坚、投诉建议9个版块。其基本功能就是“晒权”“监权”“维权”,通过把村级“小微权力”清单、运行流程和运行结果,在平台上晒出来,接受群众监督,受理建议和投诉,保障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强化了对基层干部用权过程的监督,打通了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阳光村务”微信平台推出以来,已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村(居)务信息公开渠道进一步畅通。“阳光村务”微信平台彻底破解了传统信息公开方式受时间、空间、地域限制的难题,为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敞开了监督的大门。通过公开村级“小微权力”事项及权力运行流程,公示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使村级各类事务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下运行。实现了让信息多转圈、群众少跑路,保障了基层群众充分享有对村级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目前,平台上显示村级事务信息13.3万条。二是服务群众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阳光村务”微信平台将村级“小微权力”及其运行程序在线公开后,群众关注查询微信平台,就能知道要办理的事项怎样办理,办理结果怎么样,群众无论远在他乡,还是足不出户,只要关注信阳“阳光村务”,就能全部知晓村级事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提升。“阳光村务”微信平台上线以来,内容点击量达到453.6万次。三是村级“微腐败”得到有效遏制。过去村里存在的信息公开不够,村务公开不及时、办事不公开现象,导致群众对村干部工作不信任。“阳光村务”微信平台运行以来,将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结果及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在微信平台上及时公开,不仅预防了基层干部优亲厚友、办事不公等问题,而且通过群众投诉建议纠正了一些腐败问题,有效遏制了基层“微腐败”问题的发生。“阳光村务”微信平台上线以来,全市共受理投诉建议6500多条,办结率98%以上。仅潢川县通过信息上传前审核和上传后纠正,就取消违规低保2323人。
“阳光村务”微信平台的建立,打造了一个切实管用的村级“小微权力”监权平台,使村务监督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强化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推动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