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 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民歌声声颂党恩


(上接第一版)让“美丽中国”在这里出彩。

2017年,在全省105个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中,新县位居第12位,实现了强县和富民相统一,生态保护和扶贫脱贫一个战场、两场战役的双赢。

特色逐新梦

“糍粑粘、饼折香,山茶燕麦请你尝;坛装咸菜小麦酱,请你尝请你尝尝,糯米圆子黄鸡汤。嘿嘿哎,喜迎客人来山乡……”此刻,正如《豫南情调》这首新县民歌所唱的那样,北国江南的山村喜获丰收,已敞开大门欢迎远方的游客。

这里既有“画里乡村、梦里老家”西河的古韵新风,也有“百年村落、文化长廊”丁李湾的故园之恋,还有“将军故里、生态家园”的田铺大湾的创客基地……

“一村一特色、一镇一主题。”新县以“红色”引领,用“绿色”辉映,借“古色”添彩,倾力发展全域旅游,打好特色牌。

5年前,周河乡西河村还是一个破败荒凉的空心村,年轻人几乎都外出谋事,村里只剩下30多位留守老人。

从2013年起,西河村借力美丽乡村游,成立合作社,发展农家乐,聘请专家规划设计乡村特色大食堂、精品民宿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吸引了300多名青年返乡就业创业。

村民张梦今年21岁,从北京打工返回家乡就业。“我现在月工资2000元左右,这里包吃包住,离家还近。”她满脸笑容地说,“大城市消费高,还是这里好。”

随着旅游经济的火爆,村里已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原先的“空心村”变成“人气村”。

一花引来百花开。持续壮大旅游产业,新县32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九镇十八湾”“赏花经济”等乡村旅游品牌越擦越亮。在旅游及相关服务行业中,贫困群众有效实现创业就业、脱贫增收。

一组数据显示,2017年新县接待游客468.9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3.25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60%。32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实现整体脱贫,84.34%的贫困群众在旅游发展各个环节受益,1.1万多名贫困群众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实现稳定增收,贫困户年人均增收近8000元。

脱贫只是新起点,高标准小康才是美好目标。“整体摘帽后,我们将保持政策不变、力度不降、投入不减,持续推动富民产业全覆盖、可持续发展,巩固脱贫成果,稳步提升群众生活。”新县县长夏明夫说。

离开新县时,漫山遍野的丰收景象,充满无限生机。汽车穿村而过拐上高速公路,车里正播放一首当地民歌《追着太阳赶路》:

“希望在这里开花,幸福在这里落地,绿色发展汇集你崭新的话题。追着太阳赶路,让梦长出奇迹,心手相牵向全新的未来看齐……”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