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民歌声声颂党恩


——新县脱贫摘帽记

本报记者 郭靖/文 李凯/图

“近看山里的古村落,四面八方哟都是坡;丰收的果实洒满地哟,更喜农家好生活、好生活……”

民歌声声颂党恩。在新县,山上的石头会唱歌,人人都爱听民歌。当年,《八月桂花遍地开》就是从这里唱响全国。如今,这首《美丽新西河》不仅唱响了西河村人的心声,更道出全县36.8万人摘掉贫困县“帽子”的喜悦心情。

2018年8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大别山革命老区新县正式退出贫困县。新县成为信阳市第一个“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也是鄂豫皖大别山深度贫困地区屈指可数的两个脱贫县之一。

“自打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以来,扶贫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与贫困群众戮力同心向贫困宣战。”昨日在接受采访时,新县县委书记吕旅说,几代老区儿女在唱响红色、放大绿色、永葆本色、突出特色中,实实在在地趟出了一条符合新县实际的脱贫新路。

老区党旗红

“穷人真是苦,衣破无布补,农友喂,瘦得皮包骨……”新县历史很“红”,新县多年又很穷。这首流传了半个多世纪的新县民歌《穷人小调》,倾诉着曾经贫困的辛酸。

革命战争年代,当时不足10万人的新县,就为革命献出了5.5万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这个全国著名、河南唯一的将军县,却多年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1983年,新县有82%的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经过国家三轮扶贫开发,到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时,全县仍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2308户、41829人,贫困村73个,贫困发生率14.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时刻激励着新县的广大党员干部。

2014年5月,新县县委、县政府作出“2017年整体脱贫、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犹如红土地上一场新时代的“革命”。

“我向党宣过誓,党叫干啥就干啥!”“我既然当上了村支书,就要干出像样的事。”周河乡付冲村是新县的一个深度贫困山村,61岁的老支书陈良仁为村民办实事、谋幸福,就这样无怨无悔。

2015年9月,新县博物馆讲解员宋晓敏在丈夫李勇派到卡房乡胡河村任第一书记一年多后,被下派到八里畈镇郑坳村任第一书记。从此,4岁的女儿少了爸妈陪伴,胡河、郑坳的乡亲们却多了一个“好儿子”“好女儿”。

坚守在脱贫一线,来自中央和省市县的6000多名干部、179支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新县73个贫困村、106个非贫困村和1.2万户贫困户,确保了全县结对帮扶的全覆盖。

这是一支高质量的扶贫帮扶大军,不脱贫不脱钩,不拔穷根不撤队伍。

由县处级干部带头,到普通党员干部,每月下村两次以上开展“昼访夜谈”活动,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

抓好党建促脱贫,开展“四面红旗”评选,在全县集中连片贫困村组建联合党支部,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组建社区党支部;

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的全过程,不摘“贫困帽”就摘“乌纱帽”。

党员带了头,群众有奔头,直接增强了脱贫内生动力。在结对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吴陈河镇王洼村62岁的贫困户王大松穷不倒志,担起照顾瘫痪大哥、偿还四弟生前债务并抚养年幼侄儿侄女的重担,下决心学技术发展种植养殖产业。脱贫后,他并不松劲:“我要开足马力自己跑,不能总靠人推。”

在新县“脱贫摘帽”的征程中,不怕苦、不怕累的脱贫故事不胜枚举。

脱贫摘帽,让党旗更红,新县更新。截至2017年,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96%,群众认可度达95%以上。

山水变金银

“走过一山嘞又一坡,漫山遍野茶花香、茶花香,又见花儿茂哟,来年果更稠喂……”一首《山茶树》民歌,表达的是新县人对山水林的喜爱。

地处江淮分水岭的新县,全县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森林覆盖率76.7%,年空气优良天数350天以上,是河南省两个国家生态县之一。

守着绿水青山,却戴着“穷帽”,乡亲们找不到富路。

一线扶贫干部意识到,新县脱贫有三难:贫困类型多,增收致富难,特殊群体大。攻坚克难,老办法不行,必须要趟出新路。

“三亩油茶可脱贫!”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来自新县的全国人大代表熊维政以质朴的乡音,向全国人民介绍了老区的脱贫路径。

对此,周河乡熊湾村贫困户熊学兵深有体会:“经过低产改造,我家20亩茶园去年收入15000元,我家靠山茶林脱贫了!”

新县地貌“八山一水一分田”,适宜油茶树生长,全县70%的贫困户家里都有山茶林,成为全国首批100个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

在经历低产林改造、品种改良、规范化管理、“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后,当地山茶油产量上升、工艺提升。目前,新县牌山茶油已走出深山、迈出国门,全县26.8万亩山油茶林成了贫困群众的致富“摇钱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只是新县放大绿色、助农增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新县把产业作为脱贫根本之策,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培育医药制造、智能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拉长绿色生态产业链,不断为群众脱贫注入新动能。

利用好更要保护好。全县落实环保“第一审批”“一票否决”、项目审批负面清单等制度;永久性禁止商业性采伐天然林、公益林,“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全面推行;2056棵古树名木挂牌保护,99.1万亩公益林被全部纳入森林保险。

这正应了新县人人皆知的那句话——“视山如父、视水如母、视林如子”,为让绿色青山在这里常驻,让“美丽中国”在这里出彩。

2017年,在全省105个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中,新县位居第12位,实现了强县和富民相统一,生态保护和扶贫脱贫一个战场、两场战役的双赢。

特色逐新梦

“糍粑粘、饼折香,山茶燕麦请你尝;坛装咸菜小麦酱,请你尝请你尝尝,糯米圆子黄鸡汤。嘿嘿哎,喜迎客人来山乡……”此刻,正如《豫南情调》这首新县民歌所唱的那样,北国江南的山村喜获丰收,已敞开大门欢迎远方的游客。

这里既有“画里乡村、梦里老家”西河的古韵新风,也有“百年村落、文化长廊”丁李湾的故园之恋,还有“将军故里、生态家园”的田铺大湾的创客基地……

“一村一特色、一镇一主题。”新县以“红色”引领,用“绿色”辉映,借“古色”添彩,倾力发展全域旅游,打好特色牌。

5年前,周河乡西河村还是一个破败荒凉的空心村,年轻人几乎都外出谋事,村里只剩下30多位留守老人。

从2013年起,西河村借力美丽乡村游,成立合作社,发展农家乐,聘请专家规划设计乡村特色大食堂、精品民宿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吸引了300多名青年返乡就业创业。

村民张梦今年21岁,从北京打工返回家乡就业。“我现在月工资2000元左右,这里包吃包住,离家还近。”她满脸笑容地说,“大城市消费高,还是这里好。”

随着旅游经济的火爆,村里已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原先的“空心村”变成“人气村”。

一花引来百花开。持续壮大旅游产业,新县32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九镇十八湾”“赏花经济”等乡村旅游品牌越擦越亮。在旅游及相关服务行业中,贫困群众有效实现创业就业、脱贫增收。

一组数据显示,2017年新县接待游客468.9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3.25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60%。32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实现整体脱贫,84.34%的贫困群众在旅游发展各个环节受益,1.1万多名贫困群众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实现稳定增收,贫困户年人均增收近8000元。

脱贫只是新起点,高标准小康才是美好目标。“整体摘帽后,我们将保持政策不变、力度不降、投入不减,持续推动富民产业全覆盖、可持续发展,巩固脱贫成果,稳步提升群众生活。”新县县长夏明夫说。

离开新县时,漫山遍野的丰收景象,充满无限生机。汽车穿村而过拐上高速公路,车里正播放一首当地民歌《追着太阳赶路》:

“希望在这里开花,幸福在这里落地,绿色发展汇集你崭新的话题。追着太阳赶路,让梦长出奇迹,心手相牵向全新的未来看齐……”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