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迎春
三伏天,平桥区明港爱心粥屋狭窄的厨房里温度可达40℃。每天凌晨3时左右,“刘班长”第一个赶到这里,开始了他的志愿服务生活。5时30分,他和其他志愿者总能为环卫工人奉上香喷喷的免费早餐......
“他真名叫刘汉杰。‘刘班长’是大家对这位坚持做了十几年公益的退伍老兵的尊称。”提起‘刘班长’,同在粥屋做公益的赵明啧啧称赞道,“现在做公益的人很多,但像他这样持之以恒的并不多。”
“我的三爷、叔叔都是老兵,从小我就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情。在脱下军装的那一刻,我仍告诉自己:军人的革命传统要时刻谨记。”昨日,在明港图书馆,记者见到了正在为环卫工义务理发的54岁的刘汉杰,他告诉记者,“我是一名军人,这个身份激励着我在公益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从2005年开始做公益以来,刘汉杰自己都不知道帮助了多少人,电脑里储存的照片诉说着这么多年来的公益之路:救助流浪汉、资助贫困家庭、给残障孩子理发……其中一张他本人的照片让记者一阵心酸:破旧的迷彩服,瘦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肤,憔悴的面容……刘汉杰告诉记者:“那是2008年在汶川地震灾区做志愿服务时拍的。”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刘汉杰看到央视播报灾区新闻时几度哽咽,这是他以前从未见过的画面。那一刻,他心里一震:我要去帮助那里的人们。
说走就走,2008年5月16日上午,在妻子勉强同意后,刘汉杰踏上了赈灾的征途。经过22小时长途跋涉到达绵阳,他如愿成为一名志愿者。在那里,他一干就是一个月。
“地震灾区没有信号,我几乎和家人失去了联系。那时候,余震时不时发生,家人很为我担心。”说着说着,他眼眶微红,“其实妻子内心一开始很抗拒我过去的。后来联系上了,她还是选择支持我,要我办张银行卡,方便给我打钱,这让我很感动。”
如今快70岁的耿仕容,是刘汉杰在灾区认的干妈。她是地震的受害者,地震夺去了她的一切,让她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中。当时,刘汉杰不厌其烦的劝导和照顾,让她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如今,十年过去了,刘汉杰还经常打电话问候干妈,问候那边曾经陷入灾难的人们。“刘汉杰就是我的亲儿子!他是在用心做公益,当年如果没有他,我真不知道是如何挺过来的。”电话采访耿仕容时,记者仍能感受到她的感激之情。
“小时候,我们全家五口靠爸爸一人理发为生。很多时候,他放着家里的理发生意不做,出去给别人免费理发。一开始我们都不太理解,觉得他很傻。”提起爸爸,大女儿柯丹陷入了沉思,“后来我们慢慢理解了他,也跟着做起了公益。在我心中,爸爸是个伟大的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
2008年,信钢公司焦化厂员工沙伯豪开始和刘汉杰一起做公益。他告诉记者:“‘刘班长’为人很低调,做好事从不张扬。十几年来,很多人和我一样被他的事迹感动,加入了他的行列。”
“我觉得做公益,不应该是被他人以道德绑架并贴上‘高尚’的标签,它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刘汉杰语气坚定地说,“我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一群人,让这群人再影响更多的人。公益事业一直在路上,我会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