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令菊 通讯员 张毛毛
“要说这阳光村务呀,真是咱们村民了解国家政策的‘大超市’, 许多事务现在网上就能操作,许多困难都能足不出户快速解决,真是阳光又便民!”昨日,家住商城县吴河乡清塘坳村的罗大姐感慨地说,“通过阳光村务我不仅快速报销了医疗费用,还申办了低保、评上了贫困户,真心感谢党委政府的这些利民好政策、便民好措施。”
今年48岁的罗大姐去年年初查出患有子宫内膜癌。在武汉治疗花去20多万元医疗费用后,沉重的经济负担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家人想快点报销费用以解燃眉之急,但又不知道需要哪些手续,也无人力奔忙于武汉和家里之间。就在罗大姐和家里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乡里大力宣传推广的阳光村务帮了一家人的大忙。他们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了吴河乡阳光村务,登陆平台了解到报销的程序和所需要的材料后,拿着相关资料一次性顺利报销了符合条件的所有费用。
“阳光村务让我们少跑了很多路,节省了很多精力。这笔报销返还的费用,对我们家来说更是雪中送炭。让我在困厄之中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我心里真的很感动。”罗大姐激动地说。
感受到了阳光村务带来的便利后,罗大姐一家人都成了阳光村务的忠实“粉丝”,都喜欢时不时登上平台来看看有啥新政策。一家人看到了全村享受低保、贫困户的名单和评定标准、程序。对照评定标准,想想自家的情况,罗大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村委会提出了申报低保和贫困户的申请。村脱贫攻坚责任组知晓情况后,迅速入户走访、进行民主评议,很快特事特办地审批通过了罗大姐的低保申请。今年,罗大姐家的贫困户资格也经民主评议、公示无异议正式确认。
“乡村两级还协助我们申请了医疗扶贫救助,截至目前通过大病补充保险、第五道保障线等医疗扶贫政策共报销了11万多元。现在在我心里呀,阳光村务就是干部和咱们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啥事儿都能在这儿快速得到沟通和解决,真好!”说这话时,罗大姐脸上写满了感恩。
“阳光村务,对老百姓来说是政策‘大超市’,低保申办、报销政策等相关惠民措施足不出户也能一目了然,对干部来说是阳光服务的‘显微镜’、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让我们每一位干部都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从而做好服务群众的每一件事。”吴河乡主要负责人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