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勇)日前,笔者从市国资委获悉,截至7月15日,我市104户国有“僵尸企业”已完成处置90户,占86.5%。其中,县区64户“僵尸企业”,完成处置62户;市属40户“僵尸企业”,完成28户。全市整体完成进度在全省四个任务最重的省辖市中排名第一。
认真核查,澄清“僵尸企业”底数。我市国有“僵尸企业”大多情况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特别是产权不明晰、涉法涉诉问题多。为切实澄清“僵尸企业”底子,市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企业资产进行了逐户调查、逐项核实、逐块勘测、逐企建档,全面、准确地汇总统计了企业资产状况和人员情况,较为精确地测算了改革成本。我市“僵尸企业”上报省政府104家(其中11家已于2017年年底前完成处置),其中市属40家,县(区)属64家。市属40家“僵尸企业”中,涉及土地695亩,房产29914.87平方米,处置收益约8.2亿元(含或可出让土地估价14627.5万元),需安置职工6598人(在职3007人,离休26人,退休3565人),涉及总资产15.61亿,总负债16.37亿。
准确分类,寻求合适处置方式。根据前期调查摸底情况,市国资委对全市“僵尸企业”进行了分类。对照“五个一批”(依法破产一批、清算注销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改制转让一批、盘活脱困一批)标准,按照一企一策的思路,灵活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40家市属“僵尸企业”中,35户依法破产,4户改制转让,1户清算注销;64户县区属“僵尸企业”中,主要采取盘活脱困(盘活脱困35户,清算注销18户,兼并重组6户,改制转让5户)方式处置。各县区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分系统分部门研究制定本单位所属企业的改革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加快处置进度。
部门联动,完善分工协作机制。40家市属“僵尸企业”涉及7个部门,64家县区属“僵尸企业”涉及5个县区,法院、人社等职能部门强化协调,通力配合,建立完善的联动机制。企业主管部门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和财务审计。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破产案件审理团队,组织召开全市“僵尸企业”依法破产工作推进会,对申请破产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市人社局加强指导并审批各单位职工安置方案;市财政局给予经费保障;市国土局组织人员对土地进行测绘评估,搞好土地变性;市规划局优化城市总体规划,为土地变性提供规划条件;市房管局积极收集企业房屋产权信息,做好房产测绘;信阳日报社加大宣传力度,配合做好企业注销公示;市工商局简化流程,加快工商注销。
全市统筹,统一筹措改革资金。企业土地、房产等资产,由市政府授权平台公司,通过统一收储、统一处置、统一融资、统筹推进。在资产变现前,由市财政先行解决部分过渡资金,用于安置职工和土地变性。通过全市统筹,可以有效解决企业资产变现时间长、改革资金不足等现实问题,最大程度保障了职工合法权益,减轻了企业和主管部门安置职工的压力,增强了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强化督查,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为保障“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如期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听取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部署推进措施;分管领导定期召开推进会,了解并督促工作进展。
各地各单位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建立了周例会、周通报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
市国企改革专班定期对各地各单位“僵尸企业”处置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夯实责任。督查情况形成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对于进展缓慢、履职不力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