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皇帝夏有夏宫,冬有冬宫。有春宫吗?没有。”
上午看罢夏宫,接着去看冬宫。“到了冬宫,可以看到,皇室天天盛宴,夜夜舞会。还要春宫干吗?”
一口流利的汉语,出自一位金发碧眼的女性之口。若是不见其人,仅凭声音,还以为是俺们的同胞呢。
“在哪里学的汉语?”有人问。
“圣彼得堡大学。与普京是校友。”她笑答。“不过,从没见他回来参加校友活动。”她补充道。
“排队、验票、安检进宫。大家一定跟着我走,不要掉队。冬宫不比夏宫,直走就行了。掉了队,很难与大家一起走出这座迷宫。”
“冬宫里收藏的东西有多少?这样说吧,如果一个人在每藏品前看一分钟,看完需要14年。”
听了这一句,我颇为惊讶。这么多好东西!怎么看?
“跟着我走,重点看,一个半小时出来。一定要记住,里面的藏品只能看,不能摸,摸了会遭罚款。”
此宫曾是沙皇的官邸,曾毁于火灾,遭到过战争破坏,十月革命后,拨给艾尔米塔日博物馆。
冬宫为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四面各具特色,内部风格归一。这里是世界四大著名博物馆之一,与巴黎的卢浮宫、伦敦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
博物馆藏品270余万件,包括史前文化和埃及艺术收藏品以及大量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英国、俄国、比利时、荷兰和法国的油画及雕刻。其中有1.5万幅绘画,1.2万件雕塑,60万幅线条画作品,100万块硬币和证章,22.4万件古代家具、瓷器、金银制品、宝石与象牙工艺品等。
这些工艺品分别陈列在350多个展厅中,其中有毕加索立体画展厅,意、法画家展厅,俄国历代服装展厅等。
艺术品的收集始于彼得大帝女儿伊丽莎白女皇执政时期。叶卡捷琳娜废黜丈夫彼得三世,登台执政,推行对外扩张与掠夺政策,在位期间,共发动3次俄波战争、2次俄土战争和一次俄瑞战争,并开始筹建博物馆。1852 年2月7日,首次开馆。
我们从面向涅瓦河的大门进入冬宫,走进宽敞华丽的前厅。白色大理石楼梯,庄严、肃穆。宽敞的台阶、浮雕式的护栏、墙壁上镶嵌的镜子与二楼天花板上由意大利画家绘制的油画交相辉映。
由此进入彼得大帝厅。此厅也称“小金銮殿”,专为彼得大帝而建。摆放有18世纪英国机械师制造的、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身的“孔雀”机械座钟。
旁边放置一台显示屏,重复播放美丽的孔雀、公鸡、松鼠和猫头鹰站立在一棵枝繁叶茂的橡树旁。逢正点时,孔雀开屏,猫头鹰眨着双眼,公鸡打鸣报时,橡树下的蘑菇冠上显示时间。
走过此厅,进入一个又一个的展厅。看不完的瑰宝,听不完的故事。虽然走马观花,却令人吃惊、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