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平 桥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长台关乡: 小小食用菌,撑开富民“小金伞”


米洁 代盼盼 段正丽

板栗、蘑菇、银耳、有机肥——你能想象得出它们是一条扶贫产业链上的产品吗?

信阳奥吉特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平桥区长台关乡冯楼村,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档食用菌工厂化种植的市级龙头企业,2017年被平桥区委、区政府评选为年度脱贫攻坚综合先进单位。公司现有9间可持续生产的标准化智能温控菇房,种植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年产鲜蘑菇1000多吨。

7月的菌房里,菌种被忙碌的种菇人迅速种入菌棒,在温暖潮湿的空气中开始生长。排列整齐的菌棒上长着雪白饱满的猴头菇、鸡腿菇等菌种。

“菌种接得还可以,但‘眼’一定要封严,不封严的话,容易感染,正中一定不能太压紧……”信阳奥吉特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井颢,来到种植车间,现场查看点种情况。

据了解,公司拥有年产2000吨的蘑菇种植房,在实现公司自身发展的前提下,积极响应政府产业扶贫号召,企业用工优先从贫困户中招录,年可吸纳就业人数200多人。贫困户每人每期至少可获得900元劳动报酬,年收入不低于5400元。

何大娘就是冯楼村1组的贫困户,丈夫身患重病,生活十分困难,村里将她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食用菌采摘的季节,她靠在车间里采摘菌菇,每月可挣两三千元。平时,她就在车间里打扫卫生,帮忙维护设备,一月也能挣至少2000元,极大地缓解了家庭困难。

对于不便离家的贫困户,公司出资引进菌种培育技术和修建菌种培育室,可以为贫困户提供银耳、茶树菇、猴头菇、鸡腿菇等菌种或菌棒。每户年种植6000袋,至少可以收入6000元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到种植技术、足不出户实现脱贫,不再返贫。

张坤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公司的帮扶下,他今年栽种了3800袋香菇,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他却是劲头十足。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去掉成本,一袋香菇的利润在两元左右,光香菇我就能挣到将近8000元,2019年我有信心脱贫!”

“不用担心风险,没有资金压力,越来越多农户想加入到合作社。”井颢说。合作社在给予技术指导的同时,也采取多种措施,为脱贫助力。“我们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在精准扶贫的‘做’上下功夫,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免费提供有机肥,对缺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入股公司,2018年1月23日公司为100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350元,公司运营4年来受到政府及百姓的一致好评。”

对于公司和食用菌的未来,井颢充满了信心。她说:“我们已经依托食用菌开发了其上下游的扶贫产业,效果还真是好呢!”

食用菌生产主要利用多种廉价的农业秸秆、废料、家禽粪便等副产品进行生产,其中就包含就地就能取材的“金元宝”——板栗。

板栗加工后销往“北上广”,经济效益很可观。产生的板栗废料,还有公司向农户收来的秸秆、家禽粪便,经过处理加工就变成了食用菌的基料。解决农村秸秆焚烧及畜禽粪便排放产生的污染问题,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有机无公害食用菌产品。

生产完食用菌的废料摇身一变就成了林场、果园、农田、花圃的有机肥,大大提高土壤的肥力,进入新的生物循环,构成了生物链与生态链的良性循环,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