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道锋
今年初夏,某县在基层任职20余年的郝镇长在县城盖起2间2层楼房。这本来是件很平常的事儿,却引起一阵窃议。有人猜疑是灰色收入,有人估算是受贿所得,心存恶意的人竟说得绘声绘色。面对众说纷纭,王镇长主动公开家庭“收支榜”,群众看到条条清楚,子目明细,沸沸扬扬的议论不几天就自动平息了。
近年来,社会上滋生了一股不正之风,“办事离不开受贿,托人少不了行贿”仿佛司空见惯,特别是少部分掌握有人权、物权、财权的领导干部,确实存在着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行为,群众对“大小当个官,胜如卖纸烟”的现象深恶痛绝。然而,也并非个个都是贪官,人人值得怀疑,绝大部分干部是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他们建房、买车、购大件商品,往往是上代、下代、左右亲戚的财力汇聚。只因未能及时向组织说明,加上公布家产机会少,群众知情渠道窄,致使一些领导干部蒙上了不白之冤。故此可以看出,干部本人的一言一行、家庭建设的一举一动牵人耳目,容易引起“瓜田李下”之嫌。但是,豫南有句俗语叫作“手不抓驴屎,不作驴屎臭”。只要行得正、走得端,不饮盗泉之水,不受嗟来之食,是不怕别人扔冰块的。即使一时被人混淆或误解,只要拿出真凭实据,采取正当途径向群众解释,一些狐疑就会烟消云散,一些谣言就会不攻自破。像上面的王镇长所为,无疑是明智之举。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贪污受贿之徒,一经发现,应当立即检举揭发,让腐败分子无藏身之地。
公布家产收入,古代已有先例。三国时的诸葛亮就曾亮家底结诤友。如今的共产党人更应如此。况且,中纪委早就明确要求领导干部公布家产,对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这是反腐倡廉所必需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在一些要害岗位任职多年的领导干部,除了要管好自己、配偶、子女外,还要自觉遵守党章、《廉政准则》等规定,并且要严格按照规定,建立完备的家庭“收支榜”,定期向党组织和周围群众公布家庭收支情况。如果领导干部个个如此,对增加透明度,解疑释惑,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都是相得益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