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凌云)7月13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在市行政中心举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后、中国教育电视台副总编辑张志君为市纪委监察委机关和各派驻、派出机构共300多名干部以“从梁家河到西子湖畔”为题,讲述了习近平早期政治传播实践与政治传播思想。
讲理论,说案例;讲历史,说故事;讲概念,作解释;讲人物,说背景;讲图片,说来历;引典故,说渊源,讲解中,张志君对“上山下乡”运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霍桑效应、议程设置理论、美国人斯诺的《西行漫记》、《资治通鉴》、孔子的“以知助人”、《三国志》的赤壁之战、施拉姆的传播学理论、恩格斯的《论权威》等这些涉及中外、涵盖古今的词汇进行融会贯通,从传播空间、传播时间、传播过程、传播对象、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分析探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时期”、“正定时期”、“宁德时期”、“浙江时期”的传播实践活动。
“这堂课营养丰富、视角独特,不仅从传播学的角度对习近平早期政治传播实践与政治传播思想进行了探讨,更让我们全面地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成长历程,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一位市纪委监察委机关干部说。
据了解,此次讲座是今年市纪委监察委举办的机关大讲堂第三讲,旨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纪检监察队伍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本次主讲嘉宾张志君多次参与中宣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重要战略课题调研工作,曾特邀参加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向古人学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