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淮滨稻蟹共养效益增


本报讯(记者 韩浩 通讯员 秦怡欣 朱丝语)“过去种粮食,一亩地年收入才1000元,现在实行稻蟹共养综合种养后,大大增加了收益,一亩稻田仅卖蟹收入预计就可达一万元。”7月9日,淮滨县三空桥乡绿园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汤敏告诉记者。

近年来,淮滨县将“稻渔共养”作为特色扶贫产业在全县推广开来,三空桥乡聘请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一对一培训,科学解决养殖技术难题,鼓励致富带头人、养殖大户加入到稻渔共养产业中,以期提高带贫能力。

今年春季,种植中草药成功后的汤敏承包了150亩稻田养殖大闸蟹。她养殖的大闸蟹叫中华绒毛蟹,又称河蟹、毛蟹、清水大闸蟹,是一种经济蟹类,为我国久负盛名的美食。为了不影响水温,汤敏雇佣工人把水草割掉。“这里一天工资80块钱,一个人一个月至少能挣2000块钱,村里人都抢着干。”贫困户胡金龙说。

“采取稻蟹共养的模式后,田里既种水稻,又搞养殖;既提高水稻品质,又能增加种养效益,何乐而不为呢?”汤敏说,稻蟹共养生态种养技术能够将原有稻田生态系统变得更加多元化,以容纳多种物种生长,达到“用水不费水、用地不占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除此之外,还提高了水稻和螃蟹的身价,出现了稻田蟹、稻蟹米的新品种。

据了解,淮滨县共有稻渔共养、稻鳅共养、稻蟹共养、稻虾共养、稻莲共养生态种养模式近20000亩,年增效益4亿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