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保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数量越来越多,驾驶员队伍越来越庞大。机动车驾驶员除了必须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外,还应当遵循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这不仅是加强交通安全的实际需要,更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本文试就加强机动车驾驶员职业道德修养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机动车驾驶员具有流动性、自主性、个体性、危险性的鲜明特性,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机动车驾驶员必须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一是具有流动性。目前,机动车驾驶已不再完全是谋生的一种手段,而更多地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一项基本技能。由于机动车南来北往地跑动,使其具有明显的流动性,这往往意味着机动车驾驶员所受的外部约束环境复杂多变,既有交通路况的多变,又有地方交通管理状况的多变等。无论处于何种环境,遵守交通规则都是职业道德的重要表现。二是具有自主性。机动车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能否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驾驶,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取决于职业道德自觉。三是具有危险性。机动车驾驶带有较高的风险,驾驶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事关社会及他人生命财产的安全,事关社会文明和和谐建设,因此机动车驾驶员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严守交通法规、文明安全驾驶是机动车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底线。而加强驾驶员职业道德修养,需要针对上述四个特性,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一要加强教育。无论是交通管理部门、驾驶员培训学校,还是驾驶单位、群众性驾驶组织,都要重视机动车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采取多形式、多渠道以及生动的实例来教育引导其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行车。同时,还要加强机动车驾驶技术培训,只有让驾驶员熟练掌握驾驶技术,才能对各种复杂情况作出准确判断和正确应对措施,才能具备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的技术基础。换而言之,提高机动车驾驶员驾驶技能,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自觉的重要方面。二要强化管理。遵章守法,是考验机动车驾驶员职业道德自觉的最重要标尺。如果极少数违规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惩处,就会严重伤害其他人严格遵章守法的职业道德自觉。为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管理,严格执法,重点加大对闯红灯、酒后驾车、争道抢道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违章行为处罚力度,让违章者在接受教育处罚中吸取教训。三要营造氛围。文明交通仅靠机动车驾驶员职业道德自觉还远远不够,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通过共同创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和“文明交通、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机动车驾驶员养成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驾驶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