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小龙 特约记者 张礼军 刘俊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和信阳撤地设市20周年。在这历史时刻,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我市林业发展取得哪些成就?林业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在信阳“两会”召开之际,记者有幸采访了市政协委员、市林业局局长肖国平,畅谈信阳林业发展和林业扶贫工作。
记者:肖局长,您好!众所周知信阳是河南的生态高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林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肖国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造林和普遍护林,到21世纪的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长江流域防护林、农业综合开发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再到实施《信阳市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和《信阳林业生态市建设提升工程规划》,40年来,我市强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信阳林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866.3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068.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9.67%,森林资源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全市建立自然保护区8处、森林及湿地公园16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国家级湿地公园4处。
随着信阳林业的迅猛发展,我市也涌现了一批林业先进集体和个人,并得到了国家和省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褒奖。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市先后有3个县获得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1个乡获得“百佳乡”,14个村获得“千佳村”,1个单位获得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的荣誉称号。3人获得全国优秀乡村护林员的称号。全市19人获得了由全国绿化委员会颁发的“全国绿化奖章”,2人获得了由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全国绿化劳动模范”,4人获得了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局授予的“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2015年,信阳市获得由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16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光山县、商城县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2017年,信阳市林业局和浉河区林业局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2016年商城县黄柏山林场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森林经营样板地”。
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2017年年底,市委、市政府全面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信阳林业又迎来一个快速蓬勃发展的机遇。
记者:2018年是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开局之年,去冬今春以来,我市采取了哪些具体的做法来推动创森工作开展?
肖国平: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乔新江,市长尚朝阳,分管副市长胡亚才多次批示安排并到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沟通汇报,请求指导支持。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信阳市创森工作暨造林绿化现场推进会、全市造林绿化观摩推进会等会议,强力推进创森工作;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我市以创森为契机广泛宣传发动,制定了《信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方案》,将宣传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制作了信阳市创森宣传图标、宣传手册、笔记本、纸杯等宣传用品。信阳广播电视台分别在时政新闻《信阳新闻联播》、民生新闻《民生信阳》、广播新闻《信阳新闻》开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专栏,广泛宣传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在火车站、汽车站广场等显著位置电子屏播放创森宣传标语,利用出租车车载LED屏滚动播放创森宣传标语,形成了浓厚的创森氛围;三是合力推进,强化部门联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市委、市政府综合组织协调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统一行动,合力推进创建工作,形成城乡一体、共建共创、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
记者:我市开展创森工作已经有半年了,这半年来我市创森工作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
肖国平:去冬今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大力指导下,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5大项40项指标及《关于2018年信阳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暨今冬明春造林绿化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实施《信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7)》。去冬以来,全市完成新造林34.67万亩,占国土面积的1.4%,全省排名第三,超额完成了创森年度新造林28.9万亩的任务。全市参加义务植树395.04万人次,完成植树1828.22万株。实施了城区主要道路绿化升级改造、城区公园绿地建设工程,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2.8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35平方米,城区绿地建设乔木的栽植面积占到绿地面积的60%以上,城区街道树冠覆盖率达34.41%,南湾水库、泼河水库、鲇鱼山水库等重要水源地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6.08%。重点突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高速连接线和景区道路等重点路段的绿化和提升,全市完成廊道绿化折合面积4.63万亩。对淮河、竹竿河等主要河流两岸进行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新绿化长度271.1公里,绿化面积6955亩;提升绿化长度123.7公里,绿化面积3221亩,新建农田林网折合面积1.63万亩。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市完成村镇绿化1.14万亩,集中居住型村庄平均林木绿化率达54.15%,分散居住型村庄平均林木绿化率达56.57%。
记者:全市在创森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大创森”的创建理念,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什么是“大创森”理念?
肖国平: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实践中,全市逐渐形成以创森工作引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的“大创森”理念,确保各项工作齐发展、共促进。一是与创建工作相结合。在造林绿化中注重与创建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城市等创建活动统筹结合,特别是背街小巷、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及郊区整治工作,通过见缝插绿、立体绿化、退菜还林等方式,对城市边角地、弃置地、占用绿地的菜园地和一时不能开工项目用地等进行绿化,变卫生死角为绿化亮点,不断提升城市“颜值”。二是与脱贫攻坚相结合。认真贯彻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把林业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创新“增绿”变“增收”的有效机制,强化措施,大力推进。积极组建造林护林合作社,由大户牵头,贫困户参与,突出实施生态廊道建设、山区及平原营造林、特色经济林建设等工程,带动贫困群众直接获得经济收入。在安排下达造林绿化任务时,将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在树种选择上重点突出茶叶、油茶、核桃、桃、梨、花椒等经济林木,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林果经济林、苗木花卉、林下经济等产业,高标准打造一批茶叶、油茶、桃、梨、猕猴桃、核桃等经济林示范基地。三是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把造林绿化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推动人居环境改善,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加强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绿化,对主要道路实施绿化提升,在集镇、商户门前修建花坛,同时进行环境整治,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四是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充分发挥我市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以鸡公山风景区、南湾、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知名景点为先导,开展景观树种造林,扩展森林康氧、森林步道等景区生态旅游项目,全面实施出山店水库周边造林绿化,以点带面,带动我市城市生态旅游发展。因地制宜开发建设一批集种植、养殖、地方美食、特色民宿、民俗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区和休闲农庄,大力发展林果种植采摘,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记者:林业建设又是生态建设的主阵地,在生态扶贫方面也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请您谈谈林业扶贫的意义和指导思想?
肖国平:林业生态扶贫是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林业部门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职责,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要求,以贫困县为重点,切实把工作重心向脱贫攻坚倾斜、项目资金向贫困县倾斜,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相互促进、融合,坚持精准帮扶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相结合,紧扣目标,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注重实效,完成脱贫攻坚战中目标任务。
记者:我市今年将有6个县区全面脱贫,可谓任务艰巨。林业部门在扶贫工作方面有什么计划?
肖国平:围绕18.6万贫困人口脱贫、6个贫困县摘帽目标任务,立足我市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发挥林业政策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坚持生态扶贫、绿色扶贫。我市召开全市林业生态扶贫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全市第八次脱贫攻坚推进会精神,印制了《2018年信阳市林业扶贫攻坚实施方案》,下发了《信阳市林业局关于下达2018年林业扶贫计划的通知》,对林业生态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18年贫困县生态建设任务49.9万亩。其中,造林14万亩(包括木本油料1万亩、特色经济林0.7万亩)、抚育33.9万亩、花卉苗木2万亩。
记者:计划已经明确,那么我市的林业扶贫准备如何开展?
肖国平:我市林业扶贫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开展。一是做强林业产业,带动群众扶贫。近年来,我市坚持走绿色富民之路,注重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把林业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强化措施,大力推进。通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建林业产业基地,吸纳贫困农民到基地打工,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在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脱贫攻坚。
据统计,2017年,全市新发展油茶面积6.52万亩,新创57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共争取到中央和省财政补助资金2.35亿元。林下种植、养殖、森林休养等林下经济已发展300.2万亩,年产值58.9亿元,农民林业合社已发展到653家,入社农户5.1万户,联结基地面积139.6万亩。全市林业年产值实现181亿元以上,带动贫困户的油茶企业和大户有281个,面积达37.1万亩,惠及贫困人口32813人,占各县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总人数的13.3%。
其中,罗山县沙澧特金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27个专业合作社被命名为“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浉河区两潭茶叶专业合作社等4家专业合作社被命名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浉河区、光山县、商城县被命名为河南省“林下经济示范县”。
二是选聘护林人员,助力生态扶贫。我市自2017年开展生态护林员工作以来,认真落实国家生态护林员政策。加强贫困地区公益林和湿地资源保护,提升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扩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态补偿,增加生态公益岗位,使贫困群众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实现就业脱贫。按照“公告、申报、审核、考察、评定、公示、聘用”原则,在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和淮滨县4个县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全市共聘用1761名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为林业生态护林员,管护资金1244万元全部发放到户。
三是定点帮扶,精准扶贫。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林业局负责光山县五座楼村扶贫工作。我局成立了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同志驻村,专职负责定点村的扶贫工作。局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到村调查了解定点村情况,深入贫困户了解所想所盼。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该村基础设施条件差的实际,局党组先后召开会议研究帮扶计划、制定帮扶措施,确立了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先后协调有关单位,积极争取整村推进项目,在局党组的大力支持下,继前两年协调争取并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到户增收项目、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美丽乡村、文化广场、村组通、科技创新工程、马尾松疫木清除、便民桥等9个项目后,2017年度又重点实施了多彩田园、以工代赈、光伏发电、坑塘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安全饮水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以及村组通等便民项目8个,累计投入资金400余万元。2017年度实现建设维修村组公路5.5公里,桥梁2座,使12个村民组均通水泥路;多彩田园产业扶持贫困户40户,实现137人次脱贫;家家通上自来水和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等,有效改善村居环境,实现全村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带贫20户25人次,并为明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奠定基础,全年总计实现50户209人脱贫。2018年发展产业稻虾共养560亩、油茶300亩、猕猴桃40亩,共计投资16万元。
记者:林业与环保密不可分,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的重要作用,为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提供了生态保障,对于更好地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我市做了哪些工作?
肖国平:森林是我市重要的生态资源,植树造林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而国有林场是培育优质林木、保护优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我市有9个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83.86万亩,森林面积72.68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90%,森林蓄积量达440多万立方米,是我市最优质、最精华的生态资源。2017年我市国有林场新造林面积1.60万亩,完成中幼林抚育面积2.54万亩,低效林改造8460亩。
但是,我市国有林场以前多为差供单位,林场环境艰苦、基础设施较差,缺乏资金、设备和技术人员支持,建设发展较为艰难。为了更好保护和培育优质森林资源,使森林更好发挥其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加强国有林场建设势在必行。按照中共中央(中发[2015]6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豫发[2016]15号)文件精神,我市于2016年10月成立了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2017年5月印发了《信阳市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国有林场改革主体任务基本完成。
改革后,我市9个国有林场均定性为公益一类全供事业单位,均获得了市、县编办编制批复;改革后国有林场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资金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2018年我市9个国有林场改革后的财政经费共计约8300万元,相比改革前每年2800万元,同比增加了约196%。
国有林场改革后,将按照“扩绿、提质、增效”的原则,更好承担起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逐步增加森林面积、科学森林抚育、改善林分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发挥生态效益。新定性的国有林场会继续做好生态服务,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也为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重要的、濒危的动植物和优良环境,也就是为了保护优良的生态系统。我市有哪些自然保护区,为了保障自然保护区的良好环境,我市做了哪些工作?
肖国平:目前,我市共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7个(不含固始县),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4个,分别是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我市建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0个,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总面积达189.11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6.7%,初步形成了类型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生态保护区网络。
为保障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防止人类活动对保护区内动物、植物、自然风景等造成破坏,2017年9月以来,我局按照省环保厅要求,配合相关局委开展了《信阳市“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对我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国家反馈的开发建设问题,进行了逐一排查,建立管理台账,限期进行整改。
结合全市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背水一战决胜60天会议精神,我市继续推进“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并延伸到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继续开展环境整治督察,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人为活动影响监测和整改,规范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
目前,我市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正在协作开展“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专项整治大检查行动,结合生态红线划定工作,严格规范保护区内各项开发建设活动,坚决杜绝边治理、边破坏情况发生,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妥善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是为了保障青山常在、绿水长清、自然美丽、生态和谐,以确保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记者: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蓄洪防旱、控制污染、净化水质的重要生态系统,我市湿地资源的保护情况如何?
肖国平:信阳市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地资源较为丰富。我市各类湿地总面积78123.22公顷,占河南省湿地总面积的12.43%;其中河流湿地总面积为41064.99公顷,占我市湿地总面积的52.56%,主要分布在淮河两岸及其一级支流。
湿地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湿地公园和湿地自然保护区,截至目前,我市建立湿地公园有7个(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有4个:平桥两河口、光山龙山湖、息县淮河、新县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湿地公园有3个:新县郭家河、新县长洲河、商城铁佛寺省级湿地公园),建有2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淮滨淮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固始淮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现我市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区内保护湿地面积有11453.41公顷。
为了切实贯彻《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国家林业局令第48号)和《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我市结合河长制体系建设,制定了《淮河干支流生态廊道建设方案》和《淮河流域湿地保护修复方案》等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认真落实各项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和保障措施。
近期,在我市淮河流域全面禁采河砂行动中,我市水利、林业、环保、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迅速行动,严格督查破坏湿地的现象,积极协调公安、纪检等部门进行联合监察执法,对违法违规采砂、建设等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整改和追责,切实维护了淮河流域湿地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
记者: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良好生态环境的切实体现,林业部门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肖国平:野生动物是我市重要的生态资源,我市始终十分重视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历年来,我市森林公安和野保科室等相关部门持续开展了打击非法狩猎、运输、买卖、食用野生动物的“利箭”、“清网”、“铁拳”等专项行动,有效打击了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2017年10月25日至12月31日,在全市集中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铁拳”专项行动中,全市林业部门共出动人员2135人次,出动车辆678台次;破获案件3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9名;清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108处,清理野生动物加工经营场所95处;查获并放生野生动物1.6万余头(只)。
我市各县区积极救护受伤的野生动物,2017年,我市浉河区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收容救护野生动物33批次,600余只(头),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22只。按照省厅要求,我市按季度上报野生动物救护信息,在保护了野生动物的同时也对野生动物活动规律进行了了解统计。按照河南省林业厅(豫林护函[2018]2号)文件要求,我市积极配合、完成好我市区域内“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
同时,我市一直十分重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现有三个国家级的疫源疫病监测站(罗山董寨、商城鲇鱼山、淮滨淮南湿地),均始终坚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周报、日报等制度,定期巡查、监测野生动物动态,开展监测技术培训,提高疫病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我市将根据2017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参照2017年12月15日起实施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评估方法》(国家林业局第46号令)等法律法规,及时掌握辖区动态,注重候鸟迁徙等重点时期,继续加大执法监查力度,认真依法行事、严格执法,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有效打击非法狩猎、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保护我市野生动物资源安全。
记者:环境保护需要公众的了解和参与,对于环境保护宣传,林业部门做了哪些工作?
肖国平:历年来,我市林业部门结合“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世界湿地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广泛开展环境、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策划宣传野保知识、宣传保护的网络平台、新闻报道,塑造典型,提升形象,使生态保护成为舆论主流。
在宣传期间,我们利用媒体宣传国家环保生态和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特别在春秋季候鸟等野生动物迁徙繁殖季节,我们着力在生态敏感区域出动宣传车进行宣传,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避免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行为发生。我们在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集贸市场、郊区餐馆、车站等地利用横幅、宣传标语进行保护湿地和鸟类等野生动物的宣传,举办观鸟比赛、科普展览、演讲比赛等活动调动广大人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同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欢迎广大群众提供破坏林木、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案件线索,促进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生态资源的保护。
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生态文明思想已经成为指导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有序协调发展的重要理念,我市通过长期以来多样形式的持续广泛宣传,极大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我市林业部门也经常接到市民救助受伤野生动物的热线电话,保护自然、关爱生态的社会环境已初步形成。我市林业部门也将结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有利契机,加大生态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共同建设环境优美、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信阳。
“建设生态文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生态扶贫是林业部门肩上的三副重担,也是林业部门职责所在,我们责无旁贷!”肖国平表示,市“两会”结束后,全市林业系统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发展战略,学习发扬黄柏山林场精神,牢记使命,勇于担当,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全面推进创森进度,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信阳作出更大贡献。
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这是信阳的写照,也是信阳的骄傲,更是信阳林业发展的真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