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 农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我市紧锣密鼓抓好“三夏”生产


本报讯(记者 唐车)自全省全市“三夏”暨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两区划定工作会后,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要求,高度重视“三夏”工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深入生产一线,靠前指挥,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紧锣密鼓抓好“三夏”生产。

目前,夏收受近期持续降雨的影响,我市麦收工作刚刚开始,截至5月24日,我市麦收面积7.3万亩,占麦播总面积415万亩的1.8%,预计天气晴好后我市夏收工作将加快进度;全市夏种秋作物面积达到411万亩,占秋作物预计播种面积883万亩的46.6%,其中水稻栽插面积达到227万亩,占计划栽插面积556万亩的40.8%;花生种植面积44.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1.6万亩;夏管严格按照“种子下地,管字上马”的原则,我市积极开展秋作物田间管理,力求苗齐、匀、壮,为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抓好秋作物播种。秋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重头戏,占全年粮食产量总产的70%以上,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不失时机组织好夏种,确保种足种好秋作物。一是种足面积。指导农户积极扩大水稻生产,切实做到宜种尽种,力争实现水稻种植面积达到700万亩以上。二是提高播种质量。各级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民根据品种特性,确保播期适时、播量适宜、栽插密度合理。三是加强田间管理。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灌水、除草,适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四是抓好旱作物播种。各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旱作物播种,指导农户抓住有利墒情抢墒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抓好技术指导服务。我市各级农业部门结合“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全力搞好技术服务与指导。一是抓好小麦后期管理。本着“小麦一天不收,管理一刻不放松”的原则,把管理重点放在防病治虫、防倒伏上,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二是及时开展秋作物田间管理工作。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和追肥提苗,及早防治二化螟一代、稻蓟马、稻瘟病等病虫害。

抓好“三夏”农机工作。我市农机部门切实抓好“三夏”农机各项工作,做到准备工作无遗漏,服务工作有措施,应急工作有预案,努力保障夏粮颗粒归仓、秋作物适时播种。一是加强农机调度。根据机械陆续到位情况,合理分配机械,安排作业地点,避免供需失衡。提前联系到跨区域作业的收割机械按计划如期返回,投入市内“三夏”生产,组织督导外引机械按合同落实到位。二是强化维修技术服务。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对机具进行技术状态排查,帮助机手对机具维护、保养和检修,指导其安全正确操作,保障农机正常作业。三是加强农机技术培训。采取送教下乡、以会代训、以老帮新等形式,重点对新机手和农机修理工进行技术培训。四是组建农机作业队,落实农机作业合同。充分动员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经纪人牵头组建农机跨区域作业队,组织机手与农户签订农机作业合同,做到机具落实、任务落实、地块落实。五是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动态跟踪麦收进度,及时调整机械调度方案。针对突发天气影响和局部机械短缺状况,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保小麦颗粒归仓。

抓好农资市场监管。“三夏”期间,是农民购买使用生产资料的高峰期。我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抓好农资市场监管工作,会同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全面开展农资市场大检查。对不合格的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和产品进行查处和通报,予以曝光。加大农药管理力度,严禁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密切关注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供求和价格动态,及时准确发布相关信息。目前我市农资市场平稳,农资供应可以满足夏季生产需求。

今年我市降雨充沛,塘湖堰坝蓄水充足,水稻等秋作物播种进展顺利,但近期的持续降雨不利于小麦的后期生长和收获,一方面导致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较重,另一方面导致部分已成熟的小麦无法适期收获。据了解,我市各级农业部门下一步将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科学调度机械,指导农民根据小麦成熟时间,抓住天气转晴的时机,积极做好抢收工作,做到成熟一块、抢收一块,确保颗粒归仓。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