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张玉宏:一袭乡愁逐梦行


本报记者 姚广义 王凌云

“既然选择了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句话为浉河区董家河镇楼畈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宏做注脚,恰如其分。

2017年2月13日,正在村里开会的张玉宏,听到了外面鞭炮隆隆,出来一看,原来是朱继明一家前来致谢的。接过“对党忠诚 为民扶贫”的锦旗,张玉宏感动得差点儿落泪。过去,残疾人、贫困户、负担重这些标签曾是楼畈村村民对朱继明的印象。如今,他的孩子在爱心人士的资助下考上职专;粮食直补问题得到了解决;土地流转纠纷也调解成功。“张支书,真不知道该咋感谢你,要是没有你我都不知道该咋过!”朱继明这句话说出了楼畈村贫困群众的心声。

归去来兮 心有所系

出生在楼畈村的张玉宏,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前,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西藏。他初中毕业就外出闯荡,卖过木耳,做过小生意,后来辗转到西藏,和兄妹一起凑钱开了个加油站,因对市场了解不清连本带利一起赔了进去。亏本也不能连累兄妹,张玉宏四处借钱,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把亲戚的股份都买了过来,负债20万元。

峰回路转之处必得柳暗花明之景。考察良久,张玉宏决定重新创业,在西藏左贡县开加油站。为了降低成本,他曾一个星期都在路上,自己开油罐车,驱车千里从青海、成都拉油到昌都。“有好几次差点把命搭上。”张玉宏说。

靠着勤奋和执着,张玉宏在西藏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为人诚信、处世厚道,这些品质也逐渐为他积累了不少人脉。

2011年春节,张玉宏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回乡后的张玉宏,内心忐忑,既有“近乡情更怯”的激动,更有“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复杂心情。对比外面世界的精彩,这里有许多“想不到”:村里大部分路还是几十年前的泥巴路、供电不稳导致有电饭锅也蒸不熟米饭、许多村民还住着土坯房孩子上不起学、田地荒芜村民收入少得可怜……

听到群众出门难的怨言,想起做了30多年村干部的老父亲的教导:做人要厚道,不忘本。回到西藏,张玉宏的心始终难以平静。在和朋友的倾诉中,他将自己捐资修路的想法告诉了对方,没想到,他的想法立即得到了朋友的赞同。后来,他和朋友共同出资50万元,为村里修好了2.3公里的水泥路。

然而,故土的情缘并未就此了结。

2014年年底,正赶上村“两委”换届。楼畈村是典型的软弱涣散村,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群众上访多,村党支部书记不想再参选,一时难以找到合适人选。董家河镇党委书记范振清想到了为民修路、多次助学的张玉宏。在范振清的几次动员后,尽管妻子不同意,张玉宏内心的那根弦还是被拨动了。一心想改变家乡面貌的他决定放手西藏的生意,回村参选。

2014年12月17日,张玉宏全票当选为楼畈村党支部书记。本以为,回乡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不承想,群众对自己这般信任,这无疑给了张玉宏莫大的鼓舞。“群众对我如此信任,这让我比挣到钱更高兴!”张玉宏坦言。

彼时,因自己贫穷而离乡,自谋生路;如今,因家乡贫困而归来,共同致富。这一袭乡愁,乃是情之所系,心之所牵!

一朝落定 万事待兴

然而,万事开头难,要想把村子发展起来,不是一时之举。楼畈村是茶乡小村,也是一个贫困村,全村有56户130名贫困群众。初回,张玉宏就面临村委会主任选举失败,群众甚至直言:“连个村主任都选不出来,选了支书也是白瞎!”

张玉宏天生不怕啃硬骨头,认定了就义无反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他明白:要想把村里的事办好,必须发动大家一起干。当务之急就是筑牢根基,建好班子,带好队伍,让“车头”强起来、“车轮”转起来。

“有困难找村干部”七个大字被写在了村委会大院,秉着“不吃不喝不睡也要把群众反映的事解决好”的信念,张玉宏着手抓村务管理,建立村“两委”分包联系村民组、每周入户、每周例会、每月党员组长会等一系列制度,村“两委”干部有事干,党员群众有了归属感。

班子理顺了,还需要选好基层“代言人”。通过大量走访,得知群众对原村“两委”印象根深蒂固,不愿意做村民组长。张玉宏就一家一户进门劝说,把务实为民的想法讲明白,终于选齐了11个村民组长,并自掏腰包落实每人每月100元误工补贴,考核优秀的年终奖励1200元。让小组长在村务决策上有话语权,更激发了大家的干劲儿。

为民办事,必须了解民意,有的放矢。2015年参加全省村支部书记培训时,张玉宏了解到“村民代表提案制”,便组织村民代表和党员每个季度收集一次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写成提案,提交村“两委”研究解决。

村委会墙上分类明细的提案公示栏,最早的31份提案有26份是关于修路的。

修路成为楼畈的头等大事。两年间,张玉宏自行出资、四处筹资、争取项目,带领村“两委”与驻村干部一起想方设法将全村38段29.5公里道路全部修通,100%实现村村通,90%的村民实现了户户通。核桃湾组道路验收时,村民蓝国顺甚至放起了鞭炮,群众的喜悦溢于言表。

为了彻底解决楼畈村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张玉宏三天两头往电力等相关部门跑。功夫不负有心人,楼畈村成为全镇率先每户能用上三相电的村。

组织健全了,制度和规矩立起来了,楼畈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提升。党员参会的热情提高了,组织生活会的质量上去了。80多岁的老党员李忠仁腿有残疾,每逢开会,他就带个小马扎,走走歇歇,提前到场。71岁的老党员陈云来告诉记者:“开会时实事求是,卓有成效。”

2015年12月,经过区委组织部验收,楼畈村终于摘掉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

党建引领 好戏连台

楼畈村有“三多”,一是社会捐赠多;二是志愿服务多;三是创新之举多。

“强村”计划实施以来,楼畈村从强队伍、强发展、强保障三方面狠抓落实,大大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但如何以党建引领发展,搭建平台,助推楼畈村在脱贫路上前进很关键。

多年来,张玉宏多次捐资助学、出资修路。善举赢得了掌声,也同时迎来了伙伴。楼畈村委会大院里爱心捐赠公示栏内条理清晰地记录着社会各界资助村里建设的情况:新湾组的谢家修资助了20万元用于修路;远在西藏、四川的爱心人士也纷纷慷慨解囊……

个人力量毕竟单薄,楼畈村的发展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张玉宏主动联系了12名爱心企业家,结对帮扶本村58户困难群众,大家一呼百应。张湾组成功人士汪发涛一人分期帮扶了13户,不仅出钱出物,还帮劳务送技术。他从成都引进猕猴桃树苗免费提供给各户种植,规模达到近百亩,并从外地请来专家,免费为群众培训,还为每户每年提供2000元现金资助。

团结不仅产生力量,更产生“效应”。在此基础上,张玉宏成立了 “爱心帮扶团队”,累计捐资上百万元。资助全村48名大学生的17名企业家每人每年捐资3000元。为了延续这份爱心,张玉宏向镇党委报告,以镇党委名义向爱心人士发感谢信。逢年过节,他一字一句地把感谢信写好,让孩子们发给资助人,以表感恩。

如今,“楼畈村特别志愿服务队”发展到125人,其中村委会成员4人,成功人士15人,党员28人,小组长和村民代表30人,大学生48人。这些人成为楼畈村为民服务的力量,村里邻里纠纷、社会矛盾等因此而大大减少。每年寒暑假,村委会组织回村大学生组团到五保户、空巢老人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动他们建言献策,使其关注家乡发展。村里修路需占用土地,村民谢连修和陈静不同意,是两家受资助的孩子做通了父母的工作。受资助后毕业回村工作的大学生郭富丹是个95后,小小年纪不忘回馈家乡。

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

面对记者,贫困户刘庆敏激动得眼泪快要掉下来。丈夫去世,孩子上学一直受爱心资助,现在她在村里合作社务工,忙时每天有80元的收入,闲来不误自家农活。“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张书记带领大家帮助了我,这种恩情难以言喻。”刘庆敏流着泪说。

楼畈村低山丘陵多,茶叶质量不高,茶产业收入少。2016年年底,张玉宏考量再三,与村“两委”成员商议决定利用闲置土地种植有机蔬菜。然而,隔行如隔山,蔬菜种植,资金、土地和技术一样不能少。张玉宏从自己企业中先期垫资100万元,解决了资金问题;费尽周折,带领村“两委”成员做村民工作,流转土地102亩,解决了土地问题;一波三折,辗转外地,请来愿意驻留的蔬菜种植员,解决了技术问题。

2017年6月,众诚种植合作社正式成立,以种植无公害蔬菜为主,分为对外租赁和集体种植两种模式,开浉河区“租赁种植”之先河。“小小农夫亲子菜园”项目很受欢迎,露天每年每20平方米收入800元,温室每年每20平方米收入1200元。收获的蔬菜,在区教体局驻村干部的联系下,供给学校食堂,既保障学校食品安全,又增加了集体收入,更带动了村民就业。一年来,已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共增收40多万元,带动16户贫困户32人脱贫。

如今,别出心裁的“爱心超市”成立,贫困户依据每月考核兑取捐助物资;种植基地生机盎然,一块块写上名字的租赁田园,五彩缤纷;学校建了,广场靓了,群众脸上的笑意多了。楼畈村成为党建工作示范村、多彩田园示范村,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村集体和综合目标优秀村。张玉宏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区劳动模范、“大美浉河人”、“河南好人”等荣誉称号。

“大家需要,我会一直干下去!”这个信念看起来简单,却需要每月奔波在西藏与楼畈村之间,对于张玉宏而言,56户贫困户没脱贫,楼畈村富起来的梦未实现。

五月的楼畈村,路边的格桑花开得绚烂,迎风招展的花儿经过几个春秋,已然适应了这一方水土,用五彩缤纷的颜色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仿佛它们天然就生长在这。把格桑花从西藏带到家乡的张玉宏,和楼畈村的故事还在继续。

“一袭乡愁”让张玉宏选择回乡挑担,“逐梦而行”令张玉宏初心不变……恰如一只鸿雁,南来北往,领航楼畈村继续向前。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