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在信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采访时获悉,4月23日至25日,我市达到中国消除疟疾目标通过省级验收,从而提前两年实现了我市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任务。对此,省消除疟疾考核评估专家组组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控处处长张伟平,对我市消除疟疾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自《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和《河南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计行政部门大力指导和疾控机构的技术指导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各级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保证了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1991年,我市实现了基本消灭恶性疟;1994年,我市实现了基本消灭疟疾。2014年,我市息县、新县首批通过了市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2015年,光山县、罗山县通过了市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2016年,潢川县、商城县通过了市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2017年,浉河区、平桥区、淮滨县、固始县通过了市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到2018年2月,经过自行初评,我市已达到了市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的条件,于2018年4月25日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全社会行动 坚决打赢消除疟疾攻坚战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我市为疟疾流行区,其流行历史久远,1918年和1938年由于大雨成灾,曾发生过大面积的暴发流行,并有“十人九疟”之说。当时疟疾在我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严重地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据记载,“每年八九月,瘴气盛,山边路弯,田间地头,时有和衣而卧的疟疾病者,冷热兼并,呻吟辗转,眼望成熟的稻谷无人收割”,真实再现了我市疟疾流行的历史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有三次较大范围的暴发流行。第一次为20世纪50年代,发病率为334.18/万;第二次为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病率为1024.61/万。第三次为20世纪70年代初,发病率高达2723.78/万,其中淮滨县发病率高达5000/万以上,居全省第一。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多次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治工作。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其间仍出现过局部地区的疟疾暴发流行。市委、市政府针对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防治策略,并按照“坚持长期作战,反复斗争,从控制流行,减少危害程度,最终达到消灭”的战略目标,相继采取了控制传播媒介与管理传染源等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从而使发病率逐年持续下降,疟疾发病率呈迅速下降趋势。到1992年全市疟疾发病率降至0.21/万;到1993年至1994年,我市各县(区)相继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
为了控制疫情,从1995年起到2009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进一步健全了市、县、乡三级疟疾防控组织,制定和落实了疟疾防控管理及监测制度,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加强现症病人管理和休止期根治,同时加强发热病人血检和主动病例搜索工作。通过这些措施,使全市疟疾发病率一直保持在1.63/万以下的较低水平。2003年至2004年在淮滨县王岗乡沿安徽省的局部村庄出现了暴发流行,疟疾流行引起省、市、县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随后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2010年,根据省13个厅(局、委)联合下发的《河南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豫卫疾控[2010]40号)文件精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河南省消除疟疾实施方案》(豫疾控[2010]178号)文件的要求,及时印发了由市直13个局、委联合制定的《信阳市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信卫疾控[2010]49号),并成立了市级消除疟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卫计工作的副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同时,设立了市级消除疟疾技术指导小组及消除疟疾办公室,建立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的机制。卫生计生部门每年举办疟疾防治知识及疟原虫镜检技术培训班,开展了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现症病人治疗、休止期服药、“4·26全国疟疾日”宣传、督导检查等工作,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2012年至今,全市已连续7年无本地疟疾病例发生。2012年至2017年报告我市输入性疟疾病例为48例,均已得到及时规范处置。
近年来,我市及各县(区)政府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卫生部门牵头、部门配合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疟疾防治工作机制,以“三热”病人主动和被动监测为主导,加强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管理,规范处置疟疾疫点,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和镜检技术培训,提高检验人员疟原虫镜检能力和医务人员疟疾防控知识水平,增强及时发现疟疾病例的能力,并通过“4·26全国疟疾宣传日”“两封信一承诺”,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大型墙体标语等方式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消除疟疾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65年 消除疟疾终成正果
面对肆意横行的疫情,信阳人民不等不靠,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全力投入抗击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在历经65年、“四个阶段”的艰难奋斗,终于控制了疫情,并提前2年完成行动计划。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从1953年至2018年,我市的疟疾防治工作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控制流行阶段”。
这个阶段历经“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950年-1970年)为调查摸底,重点防治时期。20世纪50年代没有完善的抗疟措施,仅于1954年-1959年以百乐君或阿的平治疗病人18.3万人次,传播季节预防服药10.5万人次,在传播休止期对重点地区实施了休止期治疗,曾使1958年-1959年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由于药物的效果和措施不完备,并未能控制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大面积暴发流行。第二时期(1971年-1984年)为有计划全面防治时期。20世纪70年代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全面的有计划持续防治,采取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加强防蚊灭蚊的综合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疟疾流行,1979年发病率已降至134.82/万,较1970年下降了94.03%。第三时期(1985年-1992年)为抗疟措施转移时期。针对我市恶性疟和间日疟同时并存的特点,自1985年开始,我市对防治策略进行了及时调整,由管理传染源为主的防治措施,调整为“防治传播媒介和管理传染源并重的综合措施”,除开展疟疾休止期治疗和加强现症病人管理外,实施了大面积的DDT室内滞留喷洒和溴氰菊醋浸泡蚊帐的灭蚊措施,全市疟疾发病率迅速下降。1992年全市疟疾发病已由1984年103.31/万降至1992年的0.21/万,发病率平均每年下降50.24%,至1992年全市疟疾发病率已降至1/万以下,为实现基本消灭疟疾目标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阶段为“实现基本消灭阶段”。
自1993年到1994年,我市防治工作的重要目标是如何巩固防治成果,在继续降低发病率的基础上,按照原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逐步实现基本消灭疟疾。我市疟防工作始终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提高质量,加强监测”的原则,继续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狠抓各县(区)基本消灭疟疾达标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在原省卫生厅、省防疫站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通过全市广大卫生防疫人员的努力,疟防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发病率持续下降,连续2年保持在1/万以下。1993年11月对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及新县进行了基本消灭疟疾考核验收,1994年11月对光山县、淮滨县、商城县、潢川县、息县及固始县进行了基本消灭疟疾考核验收。被考核各县(区)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原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实现了基本消灭疟疾。
第三个阶段为“实现基本消灭后检测阶段”。
即从1994年到2009年。自1994年实现基本消灭疟疾后,继续开展疟疾监测,持续保持监测能力。这一阶段虽然疟疾发病率已降至较低水平,但疟疾防治始终摆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位置,实施及时发现、及时管理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做好散发病例的管理和疫点处置,巩固防治成果。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上,实施了与基本消灭疟疾时期相同的措施。
在此期间,我市浉河区、平桥区、淮滨县、商城县分别承担了全球基金疟疾高传播地区的疟疾控制和疟疾监测等多个工作项目,通过项目资金资助,培养了一大批疟防技术人才,提高了乡村医生的疟防专业知识和诊断治疗技能,更新了固有的疟疾防治理念,极大地促进了项目地区实施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能力和疫情报告、监测能力,有效控制了疟疾流行。
第四个阶段为消除疟疾阶段。
即从2010年至2017年。在这个阶段中,我市根据河南省13个厅(局、委)联合下发的《河南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豫卫疾控[2010]40号)及《河南省消除疟疾实施方案》(豫疾控[2010]178号)的文件要求,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建立实施“政府领导,卫生部门主导,有关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疟疾流行县区分类标准,我市新县和息县为三类县,于2014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潢川县、固始县、光山县、商城县为二类县,到201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于2016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淮滨县为一类县,2013年疟疾发病率下降到万分之一以下,2015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2017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实现了县区全部消除疟疾。为实现市级消除疟疾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消除疟疾行动 永远在路上
自2012年以来,全市连续7年无本地疟疾病例发生,输入性疟疾病例得到及时规范处置;发热病人血检工作规范开展,自查血片符合率100%;临床医生疟疾诊治知识考试成绩优秀,镜检员镜下疟原虫定种定性考试全部合格。依据《河南省省辖市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实施细则》(豫卫疾控[2016]10号)的文件要求,我市组织市级消除疟疾评估组进行自评,得分为99.35分。
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消除疟疾工作虽然已达到消除疟疾标准,但是,我们仍然牢记消除疟疾工作永远在路上,疟疾防治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消除疟疾只是阻断了疟疾在本地的传播,不等于疟疾消灭。疟疾的流行因素复杂且长期存在,世界上疟疾流行仍比较严重,疟疾的传染源、传播媒介依然存在,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外经济和贸易快速发展,到非洲和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国家的人员逐年增加,疟疾输入的风险依然存在,给我们疟疾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威胁和挑战。
展望未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表示,在党的十九大精神鼓舞下,我们将始终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时刻提高警惕,认真吸取历史上疟疾反复流行的深刻和沉痛教训。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疟疾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省卫计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强化部门配合与协作,加强经费投入,加强培训,维持疟疾监测能力,稳定队伍,做到组织不散,人员不减,保持疟疾防治工作力度。采取综合性疟防措施,严防死守,巩固消除疟疾成果,为夺取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建设健康信阳、美丽和谐信阳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