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工 交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为了棚户区群众的安居梦


——记羊山街道棚户区改造项目部工作人员高侠

陈瑶

“小岳,一会又得麻烦你顺带帮我接孩子放学了。”话音未落的同时,高侠的脸上露出歉意的微笑。自去年开展羊山街道棚户区改造工作,带着女儿在办公室加班,随便吃点面包作为晚餐,对高侠来说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我家情况比较特殊,孩子他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平时没帮手带孩子,现在征迁工作进行到房屋信息核实录入阶段,一丁点儿的误差对老百姓来说都是经济上的损失,作为征收工作四组组长,我有责任严格把关,必须更加谨慎细致,避免出差错。所以也只能委屈孩子陪着我一起加班加点。”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作人员,她或许没有光芒耀眼的丰功伟绩,也没有可歌可泣的感人壮举,有的只是在平凡岗位上汇溪成海的认真与坚守,以及润物无声的奉献。

走进羊山棚户区指挥部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一面锦旗,赠送者是一位叫付向英的老人。而背后的故事就与高侠及她的组员们有关。

70多岁的付向英是铁路五处一名退休工人,居住在破旧潮湿的老房已经快40年了。子女不在身边,老伴儿身体有残疾,自己又患有严重的腰椎疾病行动不便,是高侠和组员在去年棚户区一期改造工作中对付向英的初识印象。“您身体不好,以后有什么问题不用亲自到办公室,我们去您家里。”在了解老人情况后,高侠主动提出“上门服务”。

出于对故土的眷恋、老年人租房碰壁多以及经济上窘迫等原因,一开始的沟通并不顺利。当得知老人找不到暂时落脚的过渡房,高侠和组员们多方寻找打听,帮她联系房源,并最终找到满足老人需求的合适房子……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高侠和组员们十几次上门,反复核实房屋数据,甚至帮付向英购买生活必需品,闲时陪伴老人聊天,解决各种生活困难。

那段时间恰好赶上高侠的女儿生病住院,为了攻坚工作,高侠只能拜托年迈的母亲在医院与家之间来回奔波。每次提到女儿,高侠都是满心的亏欠感与无奈。但对家庭的牺牲最终换来了工作上的进展:通过细心耐心真心的服务,付向英感受到了征收组的诚意与诚信,收获了亲人般的温暖,最终顺利签约,还托邻居帮忙制作了锦旗表示感谢。

“身居拥挤的生存空间,每个人都有一个迫切的安居之梦。善待每个居民的安居梦,对他们每一个困难都竭力解决对基层工作者来说是责无旁贷的。并且,在付出中我们也收获到善意的回应。”说到这里,高侠的脸上再次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这并非个例,为民服务的旋律每天都在羊山街道棚户区改造项目部唱响。项目部按照一个政策讲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算盘算到底的要求,棚改依法阳光征拆,坚持公示登记制度,专门配备了律师、评估师和征拆指导员,切实做到了严管项目资金、严格征拆政策、严明工作纪律。3161户资料完善齐全、数据准确无误;发放公开信6000多份,手册3000份,解决实际困难350余个,提供政策咨询7000余人次。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