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保群
5月16日,记者走进息县锐馨饰品有限公司手工艺品加工车间看到,一堆堆珠子、小花等材料,经过工人们的巧手制作,魔术般摇身变成了各种精美的小饰品。制作这些作品的“魔术师”,都是息县东岳镇大邹庄的留守妇女和老人。
“俺和城里人一样月月拿工资,平均每月能挣1000多块钱,还不耽误农活,这都多亏了霍莉这妮子。”正在忙着粘接珠花的刘高英高兴地说。她告诉记者,在家门口打工自己很高兴,能挣到钱贴补家用,还能照顾孩子,里里外外都能兼顾到,真是两全其美。在和记者聊天时,她也始终没有放下手里的活。
刘高英所说的霍莉就是息县锐馨饰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也是一名地道的农家妇女。2016年,霍莉意外接触到小饰品加工这一行业,试着拿些材料回家加工。她认为,小饰品加工属于来料加工类型,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村里的留守妇女在照顾孩子之余,利用空闲时间即可加工,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说干就干,霍莉迅速把想法变成行动,先后4次到义乌考察,与客商取得业务联系,很快她的加工点开始运营了。
“刚开始时,只有七八名妇女跟着我干,因为没有加工车间,有人直接拿回家加工。”霍莉回忆起创业初期,很多情景还是记忆犹新。无论订单大小,霍莉每次都起早贪黑,及时接收客商发来的材料,准时把加工好的小饰品发给客商。在加工过程中,霍莉都对加工质量严格把关,制作失败的次品严禁出货。她坚持诚信经营赢得了客商的信赖,很快,来料加工的订单越来越多了。
由于小饰品配件小,种类多,分散加工容易出现搭配不合理和配件丢失等现象,随着订单的增多,霍莉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在村里建一个工厂,进行集中加工,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加工质量,扩大客户群和业务量。目前,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霍莉创办了息县锐馨饰品有限公司,带领40多名留守妇女做起加工,共同踏上增收致富路。
如今,来料加工业已成为大邹庄妇女、老人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下一步我们将扩大经营范围,承接更多新产品,增加利润,为村民多谋利益。”对未来的发展,霍莉很有信心。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