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 康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山水红城开启健康生活之旅


——新县食育模式实践综述

食育培训
食育课堂
教师培训实操课制作美味蛋挞
厨艺比赛
制作创意彩色馒头
食育示范校学生食育课
学生食育课堂
食育实验基地

本报记者 祁倩 李宇 袁野 特约通讯员 吴向东

2014年,新县被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为首批全国健康促进项目试点县。依托全国健康促进项目试点县创建的契机,新县从孩子们的食育抓起,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为实现“山水红城,健康新县”筑牢发展根基。

今年3月28日至29日,由食育国际研讨会组委会主办,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联合主办,新县教体局、新县卫计委和食育推动计划公益项目组承办,以“推动食育计划 托举健康未来”为主题的2018中国食育国际研讨会,在新县大别山露营公园成功举办。

此次研讨会通过“授人以渔”的食育及渗透其中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着重点在于培养少年儿童从小开始保持健康的能力,拥有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以及适应社会所需的技能。同时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来自国内外专家和食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共同总结分享了新县开展食育工作的经验做法,对于推动食育教育逐步在全国各地的普及开展起到积极作用。食育,就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儿童正处在各种健康行为建立的关键阶段,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不仅关系到他们现阶段的成长和一生的健康,而且还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发展。我们将食育放在与德育、智育和体育同等位置,开展食育进学校、进课堂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开设健康饮食教育课,不仅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而且通过‘小手拉大手’影响和改善家庭的健康习惯,同时,还可以在学校培育一支长期从事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确保健康教育的可持续。”新县县委书记吕旅这样说道。

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豫鄂两省结合部,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整体水平不高,群众的健康理念、生活方式亟待提升,饮食搭配不科学,因高盐、高油等不健康饮食习惯引发的慢性病,成为危害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

正是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新县县委、县政府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从食育源头抓起,通过倡导、教育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全力弥补健康短板。

食育进校园

在新县光彩实验学校,每周都会开设一节食育课。学校还邀请食育推动计划公益项目组有关人员到校授课,先后为三年级以上1200余名学生授课220课时。正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食育讲座和实操课,该校广大学生逐步学会了均衡营养、合理膳食有关知识,并在生活中不断改变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现在孩子们既能认识常见的食物器皿,又能亲自参与食物的制作;既能懂得食物的营养知识,又能学会基本的进餐礼仪。广大学生们还把学到的食育知识带回,进而推向社会,为使更多的人民群众提高健康素养起到积极作用。”该校老师张海峡对记者说。

目前,新县食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与食育推动计划公益项目组三年的共同探索实践,已初步形成了以光彩实验学校和新星小学为示范,在其他小学逐步推广的良好局面。

通过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学生掌握卫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卫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90%,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率在98%以上,学生近视率低于2%,学生肥胖率控制在1%以下,无传染病发生事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杜绝了不健康食品进校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全县中小学校将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与学校食育教育工作相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在健康教育、足球运动、留守儿童关爱和食育教育等方面已初步形成新的办学特色。”

食育铸品牌

在新县,一支由60名教师组成的会宣讲、能授食育课的教师队伍和一支由100人组成的社区饮食健康宣讲员活跃在校园与社区,他们的足迹见证着这座山水红城持续开展食育工作的生动实践。从建立一套菜园管理、教师培训制度,形成一套知识讲授、课堂实践、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到创建学校菜园、食育功能教室、食育文化长廊、食育园地等食育教学载体,到通过家长食育课、家长志愿者、食育交流群,举办食育论坛,推荐家庭食谱,加强家校互动,拉近师生距离,再到学校餐饮人员参与食育课,改善学校餐饮人员素养,逐步形成了校园营养菜单……这一系列的食育“组合拳”为新县食育工作赢得了口碑,树立了品牌。“我们不断加强校园菜园、食育功能教室、食育教师队伍、校园食育文化建设,将食育教学进一步融入健康新县建设框架。让食育本土化、精细化、体系化,成为服务县情民情、丰富校园文化、贴近学生成长成才的新常态。我们积极倡导校园食育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促进新县食育快速发展,逐步形成区域特色,全力打造教育品牌。”该县副县长臧曼对记者说。

新县还通过组织餐馆、旅游农家乐、特色旅游饭店开展健康饮食星级评选活动,促进餐馆、农家乐健康烹饪,提供健康美食,形成与新县大健康背景相符合的健康餐饮模式,借助旅游人员的流动,将健康饮食的理念进行传播和扩展,形成全社会的 “健康效应”。主动借鉴发达地区健康促进的先进经验,结合新县独有的绿色资源,以食育为侧重点和出发点,突出食育对地方病、慢性病的防治,创新健康促进工作模式,开展“大别山健康美食节”等节会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参与互动,持续叫响“健康新县”品牌,促进食育文化的形成和壮大,不断促进全社会关注食育,参与食育,传播食育的合力。

食育助扶贫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财富,更是生产力。新县作为一个革命老区县和贫困县,让老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是新县县委、县政府首要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我们脱贫攻坚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群众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短板,也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抓住了健康,就抓住了全面小康的根本,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把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招,以健康促小康,建立健全预防贫困发生的长效机制。”新县县委书记吕旅对记者说。

“健康”是新县的定位、“健康”是老区的福祉,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务必把健康促进工作放在全县发展的大局中思考谋划,进一步抓出成效。要持续推进健康促进融入全局,构建大健康格局,打造大健康环境,发展大健康产业。”新县县长夏明夫对食育工作颇有感触。

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健康是幸福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国家而言,健康中国是国富民强的基础保障。 “民以食为天”,只有人民群众吃得健康,只有从儿童抓起,新县才会持续地、高质量地快速发展。“从近年来权威研究发现的成年人的一些慢性疾病往往与儿童和青少年期的不良饮食行为有关,因为饮食而引起的疾病多种多样,青少年的饮食教育迫在眉睫。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之际,新县树牢‘山水红城、健康新县’的发展理念,不仅契合了‘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更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广大人民群众吃得健康,生活健康,新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才会‘健康’,才会更可持续,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新县’。”该县副县长戴志恒对记者说。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4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2018年更是责任落实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新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县食育工作将继续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干好每一项具体工作。“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我们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要让食育工作在全县中小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要继续把食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深度融合,把食育融入健康新县建设中,不仅达到以食化人,更让食育成为新县的健康地标,同时将食育工作向各领域延伸,让健康美食成为新县品牌,打造新县健康新名片,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健康新县继续努力奋斗,开创新时代新县健康事业新局面。”新县卫计委主任吴君锋如是说。(本版图片由新县卫计委提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