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工 交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用真情打通群众“心墙”


——羊山街道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期征拆工作侧记

陈瑶

破败逼仄的红砖房、斑驳生锈的门窗、弯曲狭窄的小巷……从宽阔的新六大街拐进二七街,走进信阳火车站北侧的居民区,仿佛一下穿越回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这片区域的建筑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中期,基础设施陈旧简陋,环境脏乱,群众反映强烈。羊山街道棚户区改造二期项目的实施,将显著改善区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羊山街道棚改二期项目征拆指挥部副指挥长刘宏杰介绍道,“这个棚改项目总面积约2500多亩,需拆迁房屋100余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市乃至全省最大的单体棚户区改造项目。3月20日,羊山新区召开了动员大会,标志着项目征地拆迁工作正式启动。”

从那天起,羊山新区督查室工作人员赵珩承担起了一项任务,每晚11时前将羊山街道棚改二期工作进度汇总后发布到羊山新区征地拆迁工作微信群中。“今天是征地拆迁调查摸底阶段的第24天,截至目前,已累计登记房屋2157户,完成率50.3%。按照现在的进度我们将提前完成调查,为后续征拆工作奠定基础。”建立起严格的日通报制度,已经成为赵珩工作的新常态。

而超前的进度背后自然离不开负责征地拆迁工作的200多名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与拆迁改造区域内居民的支持配合。

为按时保质完成改造任务,新区选调了一批熟悉基层工作的干部充实到征拆指挥部。为尽快熟悉情况,所有抽调人员在报到当天就立即被组织起来进行集中培训,大家学政策,熟悉征拆对象基本情况,反复调查征拆政策,直至烂熟于心,为接下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没有节假日休息日,是征拆工作的日常。早上7时,空气中仍氤氲着些许寒凉,居民区的街道尚未开始一天的喧闹,而入户调查第4组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趁着早上大部分住户还未出门,我们得抢先一步,争取多收集几户人家的信息。”走街串巷一天下来,组长高侠的手机显示,今天步行距离又超过了10公里。

而这只是11个调查登记组工作的一个缩影。

“我们在工作开展前就把负责的片区按楼栋、门牌号和户主信息登记造册,然后每个入户组内又分若干小分队,每个小分队配备登记填表、测量、拍照人员各1名,这样分工明晰,能提高工作效率。”刘惠萍在羊山街道已经工作十余年了,常年与群众打交道,不仅让她对这一片区的居民情况了如指掌,也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她带的入户组里,有几个新区机关抽来的年轻人,他们随身带着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从老同志那里取来的“真经”,让彼此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

征地拆迁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何取得群众的理解配合,各工作组都有自己的小心得。

对于征收办的陈俊臣来说,“以心换心,阳光拆迁”这8个字足以概括他7年的征拆经验。“做群众工作,就要把自己当成老百姓的一分子。只要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多用群众视角做工作,把问题想得深一点,把工作做得细一点,坚持一个政策讲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算盘算到底,公平公正,将心比心,一定能变被动为主动,打通群众的‘心墙’。”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棚户区进行拆迁改造不可避免,住房对居民而言是栖息的港湾,一些群众对住了大半辈子的老宅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征地拆迁工作如同交朋友,要交心。我2012年起就在新区征收办负责征地拆迁工作,几年过去,我跟之前很多征拆对象还保持着联系。”征拆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邱业帅参与了羊山街道棚户区改造一期到二期的整个过程,在他看来,在棚户区开展征拆工作可谓情况复杂、千头万绪,因此,工作伊始,邱业帅经常先深入群众当中去,了解每一个群众在小区里的作用。就像一个乱糟糟的毛线团,只要找准了线头,就能事半功倍。

“首先要找到一个在群众中有威信、有影响力的人,从他那里入手,只要能把他的思想工作做通。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做了。”邱业帅说,除此之外,还要全面掌握群众的基本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工作方案,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在做动员时,应该切实从维护群众的利益方面来做工作,群众就容易接受,比如:有的居民急需用钱;有的只有当前一套住房;还有的家庭人口众多,住房面积少,迫切需要改善居住环境。根据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思想工作,更有利于征地拆迁工作的推进。越关心群众,依靠群众,就越能得到群众的理解与配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