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卫芳
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节能”宣传活动,这对唤起每一位市民积极投身“节能”这项功在当代、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必将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但笔者以为,节能不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成为人人的一种自觉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并落实到行动中。
据笔者观察,眼下各地的一些单位、部门都在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在工作和生活细节上厉行节约,杜绝浪费。但笔者发现,节约还远未成为大家的一种自觉行为,一种习惯,不经意的浪费依然随处可见。像公厕的水龙头整天“长流水”,一些楼道的电灯大白天“长明灯”,一些单位办公室里的空调长开着,而窗户却敞开着……
笔者以为,其实让“节能”成为一种习惯并不难。少买一件衣服难吗?及时拔掉电器插头难吗?刷牙时关掉水龙头难吗?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时刻不忘“节能”,那将能为社会节约多大的能源呢?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开始吧:更换掉家里的灯泡,换上节能灯;少用一个塑料袋;用手帕代替纸巾……只要人人心里装着想着“节能”,只要人人坚持做到“节能”,你就能为国家节约一笔可观的能源支出,也能为自己节约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节能不仅仅只靠一日或一段时间。节能减排是一项紧迫的、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任务。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在增强广大干部职工节能减排意识的同时,还要唤起全民节能、保护环境的意识,使每一位公民都能从日常生活做起,树立“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观念,使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如此,节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