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 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张庄村的“幸福路”


本报记者 徐维 通讯员 胡译丹

昨日上午,记者走进息县项店镇张庄村,只见笔直干净的村组道路纵横交织,道路两侧的白玉兰、沙柳等景观树随风摇曳,笑迎来客。

“做梦也想不到家门口能修上这样的路呀。以前和现在比,简直是一个地一个天喽!”曹光荣老人笑声朗朗。

曹大爷口中的以前其实并不远。三年前,村里仅有一条狭窄破旧的公路,出行不便不说,遇到了收获季,大型机械都不愿进村,怕被堵在这儿。

因为路,张庄村一度成为有名的贫困村。

找政策、跑项目、筹资金。帮扶单位、第一书记、村两委及广大村民齐上阵。按照建设四好农村路要求,做好规划,高标准实施。

一路付出,一路收获。2017年上半年,全村共修建组组通道路5公里、户户通道路8公里。

光让路“躺”在那还不行,怎样让路“动”起来是关键。经过考察论证,张庄村着眼于临近城区交通优势,立足村里留守妇女多的人力资源,率先同息县行路户外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发展纺织加工产业,打造多彩田园示范点。

很快,1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在村里拔地而起。近百名村民就地变工人。

“以前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我们两口子都在这打工,一个月就能挣3000多元。”村民曹光安作为厂里的熟练工笑谈,“在家门口能就业,谁还愿意出去呀!”

村支书高全明说,是路把村子和企业连通了。村企联建有效地拓宽村民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路。

“收入增加是村民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第一书记付军华颇有见地,要幸福还得围绕硬路做好“软”文章。

张庄村按照全县统一部署,全力实施26公里路肩培护工程。

逐条道路编制规划,不同路段,栽植不同树木,立体搭配乔木、灌木和草坪。路间还有序放置60个红绿相间的分类垃圾桶。它们一起扮靓了路,美化了村,愉悦了心。

有了通畅路,张庄村每逢初一,十五就邀请65岁以上的老人到村部一起吃饺子,唠家常,除自发组织文艺活动外,还定期邀请县里的文艺小分队来村演出;定期在村里举办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优活动。乡亲们在不断地相聚中,少了隔阂,多了欢声笑语。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