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时秀敏 韩浩 通讯员 吴高飞
仲春的淮滨大地,生机盎然,春和景明。3月27日,淮滨县委书记曾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激情澎湃:“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淮滨收获满满,脱贫攻坚代表河南省迎接国务院第三方评估取得优异成绩,经济发展12项指标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新年新征程,对2018年的淮滨发展,我们充满期待。” 曾辉说,“今年,我们坚持跳起来摘桃子,力争全年实现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市定目标,决心为造福信阳添彩中原贡献更多的淮滨力量。”
谈起新一年的工作,曾辉掷地有声地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我们将以实为本,以干为先,以铁的肩臂,扛牢责任担当;以铁的举措,整治作风纪律;以铁的制度,严防权力任性,为早日建成‘滨淮福地’而不懈努力。一要叫响质量年,精准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淮滨路径;二要决胜攻坚年,各项攻坚不获全胜不收兵;三要聚焦作风年,营造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以作风彰显党风,以实干续写辉煌。”
曾辉说,开局就发力,起步即冲刺,2018年,淮滨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责任落实年”活动,看齐核心坚定干,围绕中心务实干,突出重点加油干,统筹推进“五个三”工作目标:
打好三大战役。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手抓产业扶贫,一手抓精神扶贫,争取战略主动,超前谋划2019年的整体摘帽;打好风险防范战,科学应对各类风险;打好污染防治战,坚持气、水、土综合治理,让蓝天白云持续共享,青山绿水永续传承。
实施三大战略。狠抓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有梦想的地方;强化项目支撑战略,做到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遍地开花;推进百城提质战略,坚持“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全方位打造“淮上江南,梦里水乡”。
聚焦三大产业。做强工业,狠抓工业延链补链,提质增效,形成纺织、食品、造船三足鼎立格局;做特农业,实施多彩田园示范工程,进一步叫响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品牌;加快三产发展,以淮南湿地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为龙头,启动特色小镇建设,实现“走读淮河”开园迎客。
强化三大支撑。坚持改革推动,坚决将改革进行到底;坚持开放带动,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创新驱动,建设“双创”平台,建成中原化纤纺织科技研究中心和中原化纤纺织交易中心,提升众创空间。
坚守三条底线。坚守平安底线,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坚守生态底线,围绕“一城一区一河”,实施“六大工程”,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坚守民生底线,补齐弱项短板,普惠民生福祉。
“拥抱新时代,起航新征程。我们将重整行装再出发,不自满,不懈怠,不止步,争做新时期的革命者,当好新时代的奋斗者,坚决把淮滨的事情办好!”曾辉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