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 题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不负新时代 实现新作为 奋力谱写信阳质监事业发展新篇章


省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信阳汇报会
2016-2017年度市长质量奖评审会
到企业开展质量安全服务
检查液化石油气充装站
开展质量月宣传活动
电梯安全大检查
市质监局局长程功浩查看企业产品展销
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产品质量执法检查

实现新作为奋力谱写信阳质监事业发展新篇章

2017年,市质监局紧紧围绕建设“五个信阳”和省质监局工作部署,恪尽职守,真抓实干,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成功届满再创全国文明单位,被省质监局授予“综合业务工作先进单位”“执法打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市法制办确定为全市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培育唯一推荐单位。

一年来,市质监局紧紧围绕建设活力信阳,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和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激发创业创新活力;紧紧围绕建设诚信信阳,有效建立质量诚信建设体系,进一步营造质量信用环境;紧紧围绕建设生态信阳,狠抓关键领域大气污染防治,进一步打造优美生态环境;紧紧围绕建设实力信阳,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政策,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紧紧围绕建设清风信阳,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局,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017 工作亮点

一、服务企业质量发展

推动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及产品质量溯源制度、售后服务制度等。服务企业600余家次,解决实际质量安全困难和问题400余个,举办质监业务培训班30余期,培训人员1200余人次。

二、加强标准化工作

审查通过省级地方标准16项;申报省级地方标准制订项目28项;获批省级地方标准立项18项。企业自我公开声明产品标准170项。成功申报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1个,启动创建和通过验收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各1个。

三、加强计量监管

全年检查水表、电表5万余块,整改问题水表、电表2万余块,立案查处案件14起。

四、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突出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开展了特种设备、工业产品、食品相关产品、纤维制品、危险化学品、“地条钢”、电线电缆和机动车安检机构等质量安全大检查和执法打假,全年办理案件180余起,整改质量安全隐患150余处,召回2004年以来销售的缺陷汽车1611辆,有效预防和控制了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健全电梯安全隐患防控体系

全市已有1300余部电梯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大型商场、医院、居民社区均已实现集中电子监控。市区500余部在用电梯与保险公司签订安全责任保险。建立电梯维保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和维保市场严进宽出机制。

六、推进质量品牌建设

创建和获批筹建国家级知名品牌示范区各1个。羚锐公司入围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建议名单。华英公司荣获“‘质量之光’年度质量标杆企业”称号。全市QC小组活动成果丰硕,其中创国优QC小组1个,我市连续10年获此殊荣,全省唯此一家。开展了2016—2017年度市长质量奖评选。

七、推进脱贫攻坚

商城县金刚台镇卢店村1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163户,脱贫率达到82.3%。该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加强。

八、加大关键领域的大气污染防治力度

注销308台10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使用登记、变更信息62台;拆改建成区所有燃煤锅炉。取缔民用型煤生产企业119家,新建洁净型煤生产企业4家。加快推进我市冬季清洁取暖。

2018 工作重点

2018年,市质监局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强党对质监工作的全面领导,牢记“人民质监、质监为民”的初心使命,苦干实干,锐意进取,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年”活动,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信阳质监事业发展新篇章,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五个信阳”建设作出新贡献。

一、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提升质量总体水平

健全工作机制。争取出台我市《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加强对质量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推动各级党委、各级政府更加重视质量工作。严格考核评价和行政问责,探索建立质量督察工作新机制,把质量督察纳入党委、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构建市县质量督察工作体系,切实加大对各地各部门质量工作督察力度。

狠抓标准引领。持续深化“标准化+”专项行动,将标准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层级;广泛实施标准提档升级工程,推动企业更多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增加个性化、高端化、高品质标准供给;支持有条件的县区开展标准创新示范试点和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组织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提升我市主导产品采标率,推进创新成果与标准相互转化。

夯实质量基础。完善一批产业计量实验室;加强检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支持建设国家、省级质检中心和企业实验室,加强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引领优势企业开展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带动中小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和管理创新。引导企业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广泛开展标准比对、技术比武、QC小组等质量管理活动。

加强品牌建设。做强绿色食品、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做优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家居等高成长产业,做大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培育一批特色显著、竞争力强的区域品牌,提升区域品牌价值,推进大别山红色教育主题旅游暨生态文化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推动地方政府开展知名品牌创建工作。培育和创建1—2个全国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

二、着力聚焦风险防控,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严守消费品安全。完善舆情监测、伤害监测、消费者质量投诉等信息归集机制。实行风险分类监管,深化监督抽查结果运用,发挥社会力量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状况调查,建立企业动态质量档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质量安全风险较高的产品和企业,保持严查严管态势。制定消费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增强风险处置能力;建立问题企业约谈机制,完善消费品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

严守特种设备安全。严格源头监管,严把准入关,加强持证单位的监督抽查和动态监管。以涉及民生、人员密集场所、盛装危险化学品的高风险特种设备为重点,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对电梯、游乐设施、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实施分类监管。对违法违规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坚决查处。

严格执法打假。深入开展“质监利剑”行动,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的重点产品,开展专项执法打假;聚焦质量违法行为易发、高发的重点地区,推进区域集中整治。开展以民生消费为重点的电子商务、微商领域产品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对未经认证擅自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强制性认证产品的给予重拳打击。打击无证生产、产品质量达不到强制性标准和生产淘汰落后产品等违法行为。

三、着力强化大局意识,提升质量发展水平

助推脱贫攻坚。明确脱贫责任主体、实施时间表和路线图,保证脱贫攻坚目标得到有效落实。从技术帮扶、示范区引领、品牌培育、标准提升、党建标准化建设、项目扶贫等方面着手,紧盯脱贫攻坚目标持续推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出实招,办实事,深入帮扶户家中,宣传国家相关政策,摸清实情,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制定脱贫措施,建立长效脱贫机制。

促进乡村振兴。以质量、标准、品牌为抓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培育一批懂标准、懂技术的职业农民,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导入先进标准。探索在乡村政务管理、养老服务、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公共设施建设等领域推广实施标准化,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活动。支持鼓励涉农企业争创政府质量奖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农产品附加值。

推进环保攻坚。以更加严格的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标准,推动非金属矿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以更加有力的执法监督检查推动淘汰地条钢、国家明令禁止的淘汰产品等落后产能,加快淘汰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燃煤锅炉。扎实推进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及节能、节水、环保产品和可再生资源等自愿性产品认证,加强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加大能效标识监督检查力度,助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服务特色产业。围绕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组织开展质量状况调查,找准行业通病和质量短板,开展质量攻关,提供解决方案。加强信阳毛尖等特色产品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定量包装计量监督和计量监督,维护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加快羽绒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大品牌保护力度,提升创新创意设计能力。

四、着力推进质监改革,提升优化服务水平

深化质监“放管服”改革。简化生产许可证办证程序。推进网上申报。推行“一企一证”,逐步实现“一证一号”。推行申报材料“一单一书一照一报告”。深入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全面实行“抽检分离”,加大市场买样力度,公开遴选检验机构,加大不合格产品曝光力度,严格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倒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推进县级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工作。通过资源统筹,建成综合性、通用型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进具有较强技术竞争力的检验检测机构充分运用自身技术、品牌、资源优势,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的领域,站稳脚跟、做大做强。

创新质监信息化工作。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以信息为核心,以数据为支撑,推进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质量信用信息平台、行政许可网上审批和证后监管系统项目建设和推广应用,保障12365指挥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和内部管理平台安全稳定运行。

加强“三个质监”建设。法治质监方面,全力做好“放管服”改革所涉及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清理和修改;优化审批流程,精减许可材料,深化简政放权;加强法治监督;强化法治保障;坚持依法行政。科技质监方面,统筹推进国家、省级质检中心建设,加强检验检测技术研究和标准研发工作。和谐质监方面,加强质监文化建设,巩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不断提升机关事务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